】 【打 印】 
為網絡內容付費,美國人要向中國人學習
http://www.CRNTT.tw   2017-05-25 09:25:24
付費語音問答App“分答”上,“網紅、投資人、哲學家”王思聰回答一個問題標價3000元。
  中評社香港5月25日電/2016年初李翔(音)還是個累死累活的雜志編輯。後來他獲得機會為一款全新App“得到”制作財經簡報。幾個月內,該App吸引了數百萬尋求日常建議或學習音樂、經濟學等五花八門知識的用戶。李也在數月內獲得近10萬的付費訂閱用戶。

  美國彭博社5月23日報道《中國人為何願意為美國人不願付費的網絡內容花錢》,文章說,這種故事是不可能在美國上演的,許多美國人認為網絡內容就該免費。但在中國,如今企業和個人都已設法使智能手機App貨幣化,從新聞、娛樂和社交媒體中賺錢——方法是讓人們直接付費而非依賴(傳統)廣告收入。“得到”只是整個手機App經濟中的一員,讓李這類人能從中賺取真金白銀。

  “在中國,我們(如今)并不真正談論依靠廣告支撑的商業模式,無論是基於個人電腦還是手機”,紀源資本風投專家李宏瑋(說),“其實,依托廣告成長得很大的初創企業鳳毛麟角。除了百度,中國大多數互聯網巨頭都是通過直接向用戶收費的方式壯大或贏利的。”

  為網上內容付費的領域絕不僅限於教育。視頻直播也已成為大產業。在中國各地,成千上萬的看客觀看形形色色的內容。人們可免費觀看但通過向網絡主播贈送“虛擬禮物”表達喜愛,後者能把禮物兌換為現金。某種程度上,中國人觀看這些被他人視為庸俗的網絡直播,與缺乏娛樂選項有關。其中還有文化和人口因素。這種商業模式還出現在游戲界,人們可免費打游戲,但需花錢才能獲取更佳的體驗。

  手機支付的大規模應用,也推動了這種趨勢。智能手機已是衆多中國人的首要上網工具。而且由於從未像美國那樣形成根深蒂固的信用卡體系,中國直接躍升至移動支付階段。

  衆所周知,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山寨美國的創新。但如今,這股抄襲風正在逆轉。盡管讓美國人為網絡內容付費并非易事,但已在零星變為現實。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