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施壓地方改善環境 環保部調整空氣質量排名
http://www.CRNTT.tw   2017-02-22 06:47:16
 
  馬軍認為,在華北地區治理空氣污染,首先應該采取的措施是杜絕當前的執法不嚴。他指出,華北地區的許多污染大戶同時也是納稅大戶,因此環保工作自然會受到很大的掣肘。

  根據環保部剛剛公布的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察結果,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多個城市存在治污不力的情況。其中包括一些工廠不開啓脫硫設備、尾氣無組織排放、堆料場防塵措施不到位、廢氣處理工藝不達標、老舊設備未按要求拆除、減排改造未按計畫完成等違規現象。

  馬軍同時也承認,這一地區的許多企業,本身的經營已經存在許多困難;一旦再面臨更高的環保要求,可能會出現工廠倒閉的情況。“但是對於當地來講,這些產能落後的企業也是不能長期存在下去的。許多企業現在就已經是靠不斷的外部注資在存活。如果嚴格執行環保法規,我認為能够對這些企業來一輪‘環保優勝劣汰’。 這對於整個區域的長期經濟發展其實是有利的。”

  而企業倒閉、產能升級也自然會造成員工失業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馬軍認為,政府調撥的龐大的環保資金,也應該包括下崗職工安置、培訓、再就業的款項,“而不僅僅是投資給污染大戶安裝環保設備”。

  同時,他還指出,治理環境污染的獲益者并不局限於某個城市、某個地區,因此環保資金的來源也不能局限於該區域。除了中央撥款,在“環保優勝劣汰”中勝出的企業應當幫助消化地區的就業壓力,而周邊省市也可以拿出相應的資源。

  馬軍呼籲,這一地區的各城市、各工廠的污染數據都應該實時公開,從而實現相互監督,也能建立相互信任,“一旦有了信任,比如北京這樣的城市就能够拿出資源去幫助後發地區進行改進。”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