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踴躍賣房的這1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近20家前三季度業績虧損,其中部分已經處於退市邊緣,比如“靠賣學區房實現保殼”而一鳴驚人的“ST寧通B”。
對於上市公司賣房保殼行為,從出現以來市場就存在爭議。有投資者認為這種現象不正常,更不值得提倡,因為一旦形成這種不良風氣,未來可能會有更多上市公司加入到賣房隊伍中來,導致實體企業輕視主業甚至荒廢主業的狀況發生。
有業內分析指出,隨著房價的進一步走高,市場風險正在積聚,上市公司“賣房熱”的背後,或許意味著房價已經見頂。
皮海洲認為,在房價看漲的情況下,這種對房地產的投資讓上市公司成為受益者,但隨著房地產泡沫的增加,這無疑又給上市公司甚至給整個股市帶來了巨大的投資風險,一旦房地產泡沫破滅,股市又將跟著一起挨炸,最終埋單的還是投資者。
另外,除上述已經發布“賣房”公告的百餘家公司外,三季報顯示,A股還有1200多家上市公司手中握有“投資性房地產”。其中,中國平安最高,達360億元。中國銀行和海南航空也分別達到了228億元和957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