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正致力於用“一帶一路”倡議把世界連接起來。圖為8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12月16日電/不論在拉美還是其他地區,世界都在經歷構造運動,這意味著新全球秩序和新規則的誕生。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2月14日發表文章稱,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全球商業和金融活力從大西洋盆地轉向了太平洋。自從2008年的危機以來,國際經濟變得脆弱,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盟和美國增長乏力,而中國和亞太地區的新興經濟體持續增長。
中國現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增長引擎,大多數推測認為,它將取代美國成為最大經濟體。幾個世紀以來,權力一直集中在西方,在多極化的世界中,新強國的崛起當然會給支配國際秩序的規範和規則帶來變化。
拉美和其他地區越來越意識到這一進程,位於中心的是中國和及其全球化版本。該地區見證了歐美間《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議》的停頓,也見證了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宣稱作為更廣泛反全球化政策的一部分,他將讓美國撤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TPP)。
上個月底在利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特朗普的言論在TPP國家領導人之間引發了兩種不同的反應。一種是表示決意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繼續推進TPP,另一種明顯接受了中國推動的地區經濟組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議定》和亞太自由貿易區。這兩個協議都明確將美國排除在外,并放棄了西方自貿協議中通常推行的規範。它們強調降低關稅,不考慮勞動力和環境規定以及非關稅手段。
它們是中國“一帶一路”計畫的補充,“一帶一路”是當代對“絲綢之路”的恢複,創建了中國西部地區與俄羅斯、中亞并最終至歐洲的貿易聯絡,在這條路上開發了陸地和海上通路。“上海合作組織”是一個經濟及安全協議,將中國、俄羅斯、四個中亞國家聯系在一起,現在還歡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議》有明確關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