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北京加大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力度。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
中評社香港11月9日電/當今世界存在一種對財富使用的錯誤理解,比如攢够錢買一輛車後,就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它,不接受任何在使用上的限制,這種現象在馬德裡、新德裡、上海和北京非常普遍。汽車已經成為了身價的標志,很多時候也是一種職業工具,而多數民衆對汽車尾氣排放問題持無動於衷的態度。
據西班牙《世界報》11月6日報道,寒冷地區需要采暖,尤其是那些設計和建築都很糟糕的樓房,交通和采暖在如今都通過燃燒碳化合物來實現,通過碳的燃燒來獲得能量必然會源源不斷向空氣中排放有害微粒和氣體。如果將氣候變化的後果之一——地球很多地區幹旱少雨天數的增加——與這種有害氣體排放相結合,得到的是一個“致命”組合。
包括馬德裡在內的絕大多數西班牙城市如今已不再使用燃煤供暖,但柴油的使用仍在繼續。成噸的微粒和納米粒子被排放到大氣中,在幾天甚至幾周的時間裡揮之不去,并潛入人們的肺部,使人們的呼吸日益困難。在中國的很多城市,取暖季仍缺不了煤炭,但除了釋放出有毒微粒外,燃煤還會產生硫氧化物。
這其中產生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是非綫性的,存在某種正反饋。以馬德裡這樣污染嚴重的城市為例,由於騎自行車出行需要增加呼吸的頻率,吸入的有害物質顯然比開車出行要多得多。但很多城市的政府提出的解決方案無外乎對駕車者實行很多硬性規定,例如強制使用公共交通、限行甚至為供暖設定很多條件。
然而,人們需要出行,也希望自由出行,而不是擠在一起,人們也有權生活在冬暖夏涼的房屋中。
私家車給出行帶來的便利無需贅言,同時它也是行使個人意志的一個工具,公共交通很多時候讓人感受到的是不愉快的出行和強迫結伴的旅行。如今,市民們還有一個選項是電動三輪車。電動三輪車非常輕便,耗電量低,充電便捷。從長遠來看,電動三輪車無論是作為接駁車還是私家車利用前景都非常廣闊。
關鍵在於,綠色出行方式的選項應當比私家車更具吸引力才行,其中的要素有舒適、便捷、廉價和不強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