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對付中國連橫的“雙層縱隊”(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10月14日電/中國正在深入開展一系列軍事改革,包括重組、更實際的培訓和配備先進的武器,所有這些都是通過信息技術和各部門的協同工作來進行的。中國為自己設定了兩個裡程碑——2020年和2049年。第一項改革是完成軍事機械化和全面信息化。然而,這一目標實現的前提是達到一定的技術水平,能够應對美國在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所展示的那種高科技、精確戰爭所構成的威脅。但是,自2014年以來,美國國防政策的制定者,從當時的國防部長開始,也致力於推動美國的軍事優勢達到一個新的水平,以應對新的常規軍事力量均勢,即“第三次抵消戰略”。中國學者和軍事學家正在密切關注該戰略,并考慮如何重新調整中國自身的現代化計畫來加以應對。
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10月4日載文《中國如何看“第三次抵消戰略”》,文章說,“第三次抵消戰略”這樣的概念經常出現在中國的出版物中,包括《解放軍報》的報道中。空軍工程大學和空軍指揮學院的教授寫的一篇文章對美國前國防部長哈格爾2014年的講話進行了評價并指出,這項戰略代表著針對中國的戰略如今在一些方面進行了擴展。文章還指出,因為其預算要求,這樣一項戰略需要美國政府的廣泛支持,此外,考慮到技術的易擴散性,保持優勢也將十分困難。
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專家葉建軍(音)在《現代國際關系》雜志發表文章指出,美國國防創新行動是“冷戰思維”的一部分。這一概念對於國際關系的良性發展并無益處,而且具有破壞性。
這種態度或許不應當令人驚訝,因為中國在許多方面仍然正在完成其自身向著“第二次抵消戰略”技術的過渡,如打造自己的領域意識能力、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系統)和隱形戰機。解放軍空軍的飛機仍然主要是較老的機型。較為新型的設計,例如殲-20隱形戰機,最近才達到了“小批量試生產”的程度,這是一個重要的、雖然尚處於早期的裡程碑。
此外,還要注意,中國的戰略經常借助於能够削弱美國主要優勢的技術。這包括經常討論的“反介入”等技術(雖然這些術語越來越不受美國官員的青睞),這些技術是中國現代化努力的一個主要焦點,包括反艦彈道導彈、巡航導彈以及先進的防空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