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布了一項令人吃驚的數據。2014年網購正品率只有58.7%。消費者的投訴也在急速增加。在這樣的環境下,希望中國消費者在國內安心購物本身就很牽強。
“淨化”不是一朝一夕
假冒偽劣產品的橫行,也對馮飛副部長指出的國內消費面臨的課題之一、品牌影響力的提高造成了負面影響。中國代表性新興企業小米手機的官網上,設置了寫著“遇見假小米,向我們舉報” 的舉報專用網頁。國產品牌也在飽受假冒偽劣之苦。
這就是中國人在日本“爆買”背後,現實的國內消費環境。馮飛強調:“促進境外消費回流還要進一步淨化國內消費環境”。但“淨化”的過程應該需要相當大的努力和相當長的時間吧。
當然,面對問題中國政府也不會袖手旁觀。2015年4月,李克強總理在會上要求試驗性下調消費者喜愛的海外日用品關稅,同時指示國產品牌盡快提高競爭力。這些舉措均意在擴大國內消費,但是現在很難說已取得成效。
除了政治領域,中國政府對本國存在的矛盾意外地坦率。地方債、企業的產能過剩、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問題,都是由政府提出問題,官媒組織討論。只是這些問題的根源都深植於經濟和社會構造,不是政府搖旗呐喊就能輕易根治的。這也是中國經濟向穩定增長模式轉換的困難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