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11月9日,緬甸反對派領導人昂山素季的支持者在慶祝。雖然官方計票結果尚未公布,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簡稱“民盟”)聲稱已經贏得此次緬甸大選。 |
中評社香港11月16日電/8日舉行的緬甸大選陸續開票,截至10日昂山素季領導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民盟)占據壓倒性優勢,政權更迭近在眼前。昂山素季10日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時首次表示,預期將取得75%的改選議席,遠超半數。軍政府執政黨聯邦鞏固與發展黨(鞏發黨)難逃慘敗命運。
日本《產經新聞》11月11日載文《如何應對美中在緬甸的角力》,文章說,大選後的緬甸將采取何種外交政策廣受關注。之前軍政府與中國建立了深厚關系,不過預計昂山素季率領的民盟上台後將與支持緬甸民主化的歐美加強關系。但中國出於危機感,也在接近昂山素季。地緣政治要衝緬甸在經濟開發領域被稱為“亞洲最後的處女地”,與日本關系密切,新政府的外交政策也將對日本產生影響。
在這場歷史性選舉的前一年的11月14日,昂山素季在與到訪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共同出席記者會時表示:“緬甸需要世界友人的理解和支持。”昂山素季一派最希望得到的是美國的支援。這位有悲劇色彩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在美國國內也有很高知名度,推動緬甸實現民主化也是奧巴馬政府的政績之一。
美國一直將舉行大選作為解除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經濟制裁的條件。一旦解除制裁,不僅美國企業將積極進入,因擔憂本國企業在美國的活動受到影響而對進入緬甸舉棋不定的日本等國也將加大投資,這將促進緬甸的經濟增長。
另一方面,中國視緬甸為地緣政治上的重要鄰國、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一直支持軍政府。不過鑒於政權預期將更迭,中國今年首次邀請昂山素季正式訪華,與之加強關系。中方也向緬方試探重啓緬甸北部的水電站項目,但與親美的民盟構建關系并非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