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印度孟買,人們經過“印度製造”的宣傳畫。(新華社/歐新中文) |
中評社香港11月21日電/印度在一些問題上與中國存在分歧,不過,這個南亞國家開始逐漸意識到要成為一個電子制造中心,它可能需要這個鄰國的支持。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16日載文《印度或需對華開放,方能與中國一爭高下》,文章說,本月早些時候,印度智庫全國實用經濟研究委員會為印度產業聯合會編寫了一份報告,其中建議,如果印度政府想要實現其宏偉目標,即國內電子制造業規模到截至2026年3月的財年達到3000億美元,就應放寬對來自中國投資的限制規定。
2020年,印度工業與內貿促進局規定,來自與印度接壤國家的直接投資事先須得到政府批准。該規定旨在防止疫情期間的掠奪性海外投資。過去一年中,印度還對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進行了限制。
不過,印度產業聯合會的最新建議凸顯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在過去20年裡,電子制造商在中國建立了成熟的供應鏈。印度本土制造商可能難以複制中國在電子元件規模化生產中的這種技術訣竅和能力,特別是考慮到印度仍然資源緊張。
根據康特波因特研究公司提供的數據,印度智能手機生態系統中本地采購的元件約占14%至15%,其餘都通過進口,而全部進口元件中約有五分之四來自中國。
誠然,印度在過去幾年取得了巨大進步。在新冠疫情凸顯集中式供應鏈風險的背景下,印度找到了成功的方法,不僅有政府的激勵措施,還有廉價的勞動力供應,大量會說英語的人才和龐大國內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