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時期,我們要緊緊抓住發展數字經濟的機遇,不斷提升中國產業鏈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優勢、注入新動能。 |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十四五”時期,要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堅定不移建設數字中國。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經濟日報發表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文君、莊芮執筆文章表示,當前,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全球數字化程度日益加深,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正在成為新的全球經濟增長點。與傳統的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以土地、勞動力、資本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不同,數字經濟是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以數字技術應用為主要特征的經濟形態。發展數字經濟,微觀上可能重塑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和經營理念;宏觀上,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將對現有基於要素比較優勢而形成的國際分工格局帶來影響。這些都是我們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需要把握的重要動向。
文章介紹,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名義增長15.6%,占GDP的比重達到36.2%。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極大促進了中國消費端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和零售業的現代化,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方面,數字經濟的發展本身就意味著各種業態和模式的不斷創新,在此過程中,依托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供給與需求之間的信息渠道將進一步打通,從而有助於實現需求端與供給端及時、高效的信息反饋與鏈接,暢通國內大循環。另一方面,發展數字經濟,將打通供應鏈上下游、產業鏈的不同環節與服務鏈的各個節點,通過產業的數字化升級,實現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質量變革,助力新發展格局的形成與發展。還要看到,數字經濟借助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使用,有利於優化貿易各環節及其運行過程,特別是通過數字經濟平台擴大進出口規模,促進實現內需和外需聯動發展,降低貿易成本、提高貿易效率,強化對外貿易紐帶,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文章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們要緊緊抓住發展數字經濟的機遇,通過強化頂層設計、加快制度構建、激發市場活力,明確數字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從而不斷提升中國產業鏈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優勢、注入新動能。
強化頂層設計是首要。對於數字經濟這樣的新經濟形態而言,加強頂層設計、從戰略層面進行系統謀劃布局是必須的。要發揮數字經濟在新一輪經濟周期中的引領作用,加強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規劃,重點研究推動新基建、產業數字化轉型、智慧城市、科研創新、網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進一步明確目標定位、主導產業和空間格局,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此外,還要從全局出發,著眼整體,出台相關政策加大數字技術研發投入和攻關力度,加快數據立法步伐,特別是要針對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建議在相關發展規劃中納入數字人才培養計畫,下大力氣培養一支既有行業背景又有數字化素養的應用型人才隊伍,為發展數字經濟築牢堅實支撐。
加快制度構建是保障。要以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為導向,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比如,要積極研究制定數字資源確權、開放、流通、交易、安全等相關制度,確立並完善各環節相關標準,探索在各地區、各部門間形成共享共有的機制,彌補區域不平衡發展帶來的“數字鴻溝”;要加快制定數據共享技術規範,提升數據共享標準化水平,助力數據增值開發和再使用,推動數據互聯互通;要進一步明細化和具體化包容審慎、鼓勵創新的監管原則,探索建立試錯容錯機制,推動數字經濟向規範化、法治化、綠色化發展,進一步激發數字經濟潛力。
激發市場活力是關鍵。中國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市場潛力巨大,但創新性和規範性仍待加強。在這一過程中,既要加快推進數字交易體制機制的完善,培育數字要素市場,建立數字交易和交易擔保等制度,引導數字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還要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健全數字規則,加強數據治理和流動,更好優化數字經濟營商環境;既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促進數字基礎設施有效投資和有序建設,還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數字治理,通過數據要素的全球流動整合全球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國際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