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深秋時節,南海某海域,夜幕低垂。迎著呼嘯的海風,海軍山東艦破浪前行。飛行甲板上,數架艦載戰鬥機依次滑入起飛位。接到指令,年輕飛行員譚志勇駕駛戰機迅速滑躍起飛。伴著巨大的發動機轟鳴聲,一道熾熱尾焰劃破夜空。緊接著,多架戰機接續起飛,奔赴預定空域。
現場指揮員介紹,夜間訓練,飛行員只能通過儀表設備來判斷戰機的飛行姿態和位置,並據此修正偏差,飛行訓練難度大幅增加。
戰機在預定空域完成著艦準備後,迅速加入著艦航線。著艦指揮官及時發出指令,提醒飛行員調整飛行姿態、平穩著艦。
戰機越飛越近,穩定進入著艦下滑道。隨著“砰”的一聲,戰機尾鈎成功掛住第二道阻攔索,夜間著艦訓練順利完成。
“艦載機夜間起降,光線暗且參照物少,飛行員對飛行坡度的感知明顯下降,對飛行技術和心理素質都是極大考驗。”走下戰機,譚志勇告訴筆者。
據瞭解,參加此次夜間航母資質認證的年輕飛行員,大多具有多軍種院校、多專業領域學習培訓經歷。此前,這批飛行員已取得晝間航母飛行資質,並進行了多課目針對性訓練和陸基夜間模擬著艦訓練。
海軍艦載航空兵某部領導介紹,他們在擔負繁重戰備訓練任務的同時,狠抓艦載戰鬥機人才培養。這批飛行員先後經歷過遠海實戰化訓練、複雜環境下對抗演練等大項任務錘煉,為開展夜間著艦訓練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和心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