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美國《外交政策》雜誌6月13日文章,原題:對中國的所羅門群島計畫不必過度反應
所羅門群島與北京不久前簽署協議,引起(西方)對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擴張的極度擔憂。但可以肯定的是,相關協議固然令人擔憂,但中國深入太平洋爭奪制海權很可能是幾十年後的事。
圍繞中國而出現的政治紛擾對這些島嶼來說並不陌生。中國外長5月訪問所羅門群島,是對太平洋島嶼廣泛訪問的一部分,也凸顯中國對該地區的重視。大國競爭確實來到了太平洋地區。
要理解中國在這裡的利益,就必須解釋“三大島鏈”。第一島鏈從日本南部島嶼經台灣延伸到南海,第二島鏈以關島為中心,第三島鏈貫穿夏威夷。儘管中國懷有將力量投射能力擴大到第三島鏈的長期目標,但那是幾十年後的事了,短期目標可能更普通,即擴大後勤保障和軍事通道,以保護海上運輸線和處於危險中的中國公民。
2017年北京在吉布提的“支持設施”建成,標誌著中國軍隊首次涉足海外基地。這與中國打造藍水能力和提升海洋領域的努力相一致。自2008年以來,北京在亞丁灣執行反海盜任務,並於2011年和2015年分別在利比亞和也門進行撤僑。隨著海軍強調新重點,中國在戰略詞典中加入一個新表述:近海防禦,遠海防衛。
“近海防禦”是指解放軍在第一島鏈內對付美軍的反干預。不利的地理條件和周邊環境困擾著中國。這使中國的海洋環境受到限制,也令敵軍能危險地靠近。因此,中國的防禦在於建立一個能夠阻止和擊敗干預的反介入、阻截的區域。不過,阻止美國對中國近海的干預是一回事,抵消遠海的海軍封鎖是另一回事。
“遠海防衛”的目標是在戰時積極納入遙遠的海上運輸線的防禦。這對北京來說是個迫切需求。例如,中國大約80%的進口石油是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的,任何中斷都會造成巨大損失。遠海防衛還包括第二種利益,即保護中國公民和海外資產。2011年利比亞撤僑和2015年也門撤僑預示著,解放軍作為中國公民和資產的保衛者的作用在擴大。中國認為不能依靠他國來保護自己的海外利益。
中國的遠海防衛雄心尚未實現。從根本上說,中國的軍事重點仍在第一島鏈上。在大多數潛在危機中,主要作戰仍是支持近海防禦。遠海防衛更多是一種雄心。(作者盧卡斯·邁爾斯,喬恒譯)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