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5日電/密林深處,救護尖兵出擊——東部戰區陸軍某旅實戰化衛勤保障演練見聞
5月下旬,贛北山地,伴隨一陣轟鳴,一輛裝甲救護車呼嘯而來。
幾分鐘前,東部戰區陸軍某旅一場實戰化衛勤救護演練拉開戰幕。偵察小隊在回撤途中遭“敵”火力打擊,多人“受傷”,小隊指揮員向營指揮所請求緊急救援。
接到命令後,該旅合成三營衛生員聶丹傑所在的搶救小組緊急出發。裝甲救護車行至距離目標地域百餘米的山坳處停了下來——前方沒有道路,車輛無法通行。聶丹傑和小組成員迅速下車,負重30多公斤徒步行軍趕到目的地,迅速展開搶救。
“‘傷員’股動脈破裂,異物堵塞氣管,呼吸困難。”判定傷情後,聶丹傑迅速展開急救。他拿出隨身氧氣袋為其供氧,另一名衛生員同步利用旋壓式止血帶包扎“傷員”大腿根部,減緩股動脈出血。
完成初步處理後,他們準備後送“傷員”展開進一步救治。此時,負責警戒的馮付發現,“敵”巡邏分隊正快速靠近裝甲救護車。
現場槍炮聲不斷。搶救小組成員用擔架抬著“傷員”,一邊躲避“敵”火力打擊,一邊朝救護車方向移動。大家協同配合,成功將“傷員”轉移到救護車上。
救護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前行,聶丹傑屏息凝神,將針頭對准“傷員”靜脈穩穩扎入,精準完成輸液救治。“上了‘戰場’才發現,衛生員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素養,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聶丹傑感慨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