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展開艦機協同訓練。 |
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深冬的一天,華東某機場薄霧輕罩,一架預警機滑行、升空、轉向,迅速消失在天際。與以往不同的是,預警機機艙裡多了一位海軍中校: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護衛艦艦長顧軍。這是為何?
解放軍報報道,顧軍曾任艦艇部門長、副艦長,多次執行重大戰備任務。他所在支隊近幾年與多支航空兵部隊持續開展聯合作戰訓練,聯戰聯訓的深度廣度不斷拓展,但顧軍真正登上預警機還是第一回。
起飛前,顧軍和隨行的作訓參謀李紅兵一同觀摩了地勤人員飛行準備過程,見學了預警機執行任務流程,對航空兵部隊組織指揮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預警機具有留空時間長、預警探測能力強的優點,可擔負融合判情、指揮引導與效果評估任務,是不可或缺的空中指揮平台。但預警機與水面艦艇平台之間的融合,不僅僅是組網建鏈的關係,還需要對彼此全面了解掌握,才能更為精確、科學地互聯互通、聯戰聯訓,釋放信息與數據的最大戰鬥力。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聯合不僅體現在感性認識上,更要在戰術層面彼此深入了解。”李紅兵介紹,隨著新型平台戰鬥力不斷形成、體系作戰能力不斷完善,支隊更加注重強化作戰平台的末端融合,進一步促進新質戰鬥力的生成。讓作訓參謀與艦長跟飛跟訓,就是一項強化末端融合的具體措施。
轉眼間,預警機下方已由蒼茫大地變成了萬里碧波。預警機屏幕上的目標也越來越多,各種數據標誌著不同目標情況,正面數千平方公里範圍內的目標情況一覽無餘。
根據預定計畫,預警機與任務艦艇組網建鏈,水面艦艇的視野立即擴大了數倍。針對某模擬不明目標,預警機為水面艦艇提供了準確方位距離,引導其前出進行查證識別。顧軍感慨地說:“如此高精度的引導,可讓我們少跑不少冤枉路,查證識別也更為高效。”
任務間隙,顧軍跟著機組成員學習預警機執行任務時的信息處理流程。他說,如果不是跟飛跟訓,許多細節是書本上學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