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美國空軍為F-35戰鬥機配備“協作作戰飛機”示意圖(來源:中國國防報) |
中評社北京6月22日電/美國媒體近日發表文章稱,持續兩年多的俄烏衝突,引發世界各國對無人機、無人艇等無人系統的關注,長期以來,進展緩慢的美軍無人系統研發也得到更多重視。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去年8月宣布了一項名為“復制器”的無人系統項目,計畫在未來18到24個月內部署數千套無人系統。同時,希克斯在今年3月的演講中聲稱,美國國防部官員首次估算了“復制器”項目的成本,前兩年大約耗費10億美元,在2025年8月前,美軍將會部署數千套無人系統以對抗中國。
那麼,隨著無人系統的使用和研發力度越來越大,美國的“復制器”項目前景到底如何?無人系統自身還存在哪些局限性?軍事觀察員王明志進行解讀。
何為“復制器”項目?
主持人:據報導,“復制器”項目計畫部署數千套無人系統,可以用於多個領域,具備多方面的能力。“復制器”究竟是一個怎樣的項目?
王明志:“復制器”項目是美國國防部在2023年8月提出的一個非常龐大的具備人工智能元素的無人裝備發展計畫。美國計畫用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打造數千個無人作戰平台,打一場全新的無人化作戰。“復制器”項目所要發展的裝備是全域可消耗無人自主系統。“全域”指的是這種裝備體系包括空中、地面、水面、水下,甚至太空;“可消耗”指的是低成本,可以一次性使用,經得起大量的消耗;“無人自主”是指這個系統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不需要人參與可以自己完成任務。
當前“復制器”項目已經全面鋪開,這些無人系統中既有新開發的裝備,也有快速改進升級的現有裝備。其中,新開發的裝備包括與美國六代機配套的協同作戰飛機,這是“復制器”中比較高端的裝備,發展相對來講比較慢。另外,大量的是快速改進升級的裝備,主要是以“彈簧刀”600型巡飛彈為代表的低成本可消耗的無人自主系統,美國會將這些裝備快速投入到亞太戰場。“彈簧刀”600型巡飛彈是在“彈簧刀”300型的基礎上做了一些適應性的改進,加入了人工智能因素,匹配進去了大量的目標數據。比如在俄烏衝突中使用,就加載俄羅斯目標的一些參數;如果在亞太地區使用,就加載一些中國的目標數據。這樣就能讓無人自主系統在戰場上實現所謂的智能,由此可見,未來戰場的面貌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