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僑”背景下的江門慈善群像
http://www.CRNTT.tw   2017-05-04 09:48:12
江門市昌興關愛慈善會慰問老人。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江門的慈善文化有一定的歷史積累。江門是僑鄉,近代時海外鄉親就把這種觀念帶回來了。江門慈善觀念的形成、最初很多慈善基金經費的來源,都跟‘僑’直接關聯。”張國雄說。

  台山一中是這一現象的見證者。始建於1909年的台山一中,至今擁有不同時代風格相互映襯的校舍,從上世紀20年代加拿大華僑的助教,到本世紀海外鄉親的捐助,組成了一幅近代以來海外鄉親捐資助教的凝固的歷史畫卷。

  “五邑華僑在家鄉舉辦慈善公益事業在改革開放時期出現前所未有的高潮。”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梅偉強告訴記者。

  黃球、伍舜德、利國偉、呂志和、李文達、馬觀適、黃克兢、黃祖棠、陳經綸、陳國強……越來越多的五邑籍鄉親先後返鄉,他們為家鄉捐資捐物總值超過60億港元。

  創建於1985年的五邑大學是矗立在僑鄉大地上的另一座慈善紀念碑。1985年以來,五邑大學共接受超過1000位華人華僑和港澳鄉親、數十個社會團體捐建,總值達4.1億多港元。其中香港著名實業家伍舜德先生,祖孫三代共捐資1800多萬港元。

  2003年8月17日,伍舜德先生去世,遺體歸葬家鄉台山。由於伍先生臨終前仍念念不忘其傾注心血的五邑大學和五邑華僑廣場,靈柩於8月27日下午在五邑大學北門和五邑華僑廣場作短暫停留,舉行告別儀式,然後才移歸台山。

  這是怎樣的一種故土情深?斯人雖去,精神長存。

  一件件,一幕幕,這些感人的故事,伴隨著老一輩華僑對家鄉深沉的愛,樸實的奉獻,如春風化雨,滲入僑鄉文化土壤,成為僑鄉人的精神烙印,蘊育著江門慈善的根。

  傳承 “新生代”接力慈善

  “江門這個地方民眾對慈善的認識比較到位,大家都覺得做慈善是一種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其獨特之處還體現在新老傳承上,有老一代的,也有年輕一代的。”張國雄說。

  改革開放初期,以李錦記集團主席李文達、鶴山雅圖仕創始人馮學洪為代表的老一代五邑籍鄉親,在家鄉興辦企業,在更大範圍內造福家鄉。

  “1979年,我25歲,爸爸第一次帶我回家鄉。”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廣源回憶父親馮學洪時說:“我非常感謝爸爸對我身體力行的教導。”

  他親眼見到時任市委書記黎子流到香港與父親商議籌建五邑大學:“聽到建校初期要2—3億元,我覺得是個天文數字。然而爸爸的回答更讓我吃驚:好吧,我幫你聯繫一下鄉親,雖然錢比較多,但集腋成裘,這份工作我一定會全力去做。”多年後,馮廣源對記者說:“這是我爸爸真真正正的現場答覆,我記得非常清楚,我覺得我爸爸勇氣可嘉。”

  由馮廣源掌舵的鶴山雅圖仕歷年來捐資公益已超過4000萬元人民幣,並獲得2009年“中華慈善突出貢獻單位(企業)獎”。

  李錦記集團一直熱心家鄉公益事業,僅2011年,就分期捐資7650萬元在新會興建“李文達大橋”、“無限極大橋”及其它公益基礎設施。李文達先生一門五傑,如今企業日常事務交由李惠民、李惠雄、李惠中、李惠森等第四代家族成員全權管理,惠澤故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