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奢侈品假貨多6倍 網上八成愛馬仕系假貨
http://www.CRNTT.tw   2016-06-04 08:28:38
 
  社交電商成假貨新渠道,朋友圈代購維權難

  誰也沒想到,就在國內外的互聯網大佬們還都在討論應該如何玩轉“社交電商”這一未來趨勢的時候,“海外代購”已經在中國實踐成功了。當然,這有一些玩笑的成分,但是不可否認,“海外代購”這個職業在中國火了,而國際國內差價巨大的奢侈品無疑是最重要的代購品之一。

  財富品質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人的奢侈品消費有78%發生在國外,金額高達91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2%。我們經常會看到,某爆款商品上架之後便被中國“代購們”一掃而空的新聞。

  在約5萬人參與的騰訊時尚用戶調查中,40%的用戶購買奢侈品的方式是親朋好友旅游代買,30%的用戶通過網上代購交易平台,只有不到30%的用戶選擇在國內奢侈品門店購買。

  但是,代購領域也成為了假貨的重災區。根據微信品牌維權平台提供的數據,2015年,微信共受理用戶投訴850萬單,其中,欺詐類信息是投訴最多的類型,共計封停欺詐用戶賬號數十萬,而奢侈品成為微信打假的“大頭”。

  更為可怕的是,一旦通過微博、朋友圈等“代購”的商品中出現假貨,甚至幹脆收錢不發貨,幾乎無法維權。也就是說,這些同學的同學、朋友的朋友,或者拐了幾道彎的熟人……如果不靠譜,你往往只能認倒黴。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許浩律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代購”屬於C2C(個人對個人)的銷售模式,目前,對於從個人手中購物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下稱“消法”)還存在爭議。因為消法調整的是消費者和經營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但微信代購往往打著“朋友、熟人幫忙”的名義進行,代購人也沒有辦理工商登記,許多還是業餘兼職,在這種情況下,也難以適用新消法的規定。

  盡管許浩律師認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通過微博、微信從個人手中購物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經濟活動,應該適應時代的發展,適用消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但目前,消費者還無法用消法維權,只能根據《合同法》中“商品質量不符合約定”的相關條款要求退貨或賠償。

  但是《合同法》真的可以解決問題嗎?很多電商平台和海外代購的商品上都標明“專櫃驗貨,假一賠十”等字眼,仿佛消費者萬一真的購買到假貨,可以拿驗貨結果依據“合同承諾”進行維權。但是,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所謂的專櫃驗貨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品牌方拒絕為通過非授權店鋪渠道銷售的商品進行鑒定驗貨,無論是證明貨品為真,還是為假。

  記者詢問了Burberry、Chanel等奢侈品牌的中國客服,對方均表示沒有所謂的驗貨服務,即使律師出面,也不會為不在品牌店鋪購買的商品出具任何證明。而國家的質量檢查部門只能檢查商品質量,也不能提供是正品或者是仿品的證明。也就是說,消費者到哪裡也無法獲得一份具有法律效力、證明所購商品是假貨的證明,當然“假一賠十”也就無從談起。

  “知假買假”者更多

  在熱播電視劇《歡樂頌》中,經濟狀況不佳又想以“白富美”形象示人的樊勝美總是去買“A貨”(指相對“B貨”更像正品的假貨)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一次男友送了她一只正品的名牌包,於是樊勝美摟著包包不停地聞,“正品的味道就是不一樣。”作為一個資深假貨買家,樊勝美知道,假貨能做到遠看很像,好的假貨能做到手感很像,但假貨極難做到味道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