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對消費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交通運輸及旅遊的消費支出上。據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測算,簡單假設下“就地過年”政策或將導致居民消費減少1500億元。
為“居家經濟”再添把火
“就地過年”倡議為“居家經濟”再添了一把火。
在疫情防控趨嚴的背景下,消費結構分化的趨勢將延續和加強。必需品等基礎消費將維持穩健增長,但餐飲、電影、旅遊等服務消費將再臨“寒冬”。
不過,在部分地區,本地景區消費呈現快速增長。與機票等大交通預訂“降溫”相比,在過去的一周,去哪兒平台上有關春節期間本地景區,搜索量較前一周增長七成,“酒店+景區”套餐搜索量增長四成。隨著越來越多人選擇“就地過年”,環境優美的城市周邊度假型酒店、民宿熱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念表示,疫情反覆也讓消費者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線上,“宅經濟”消費需求將保持旺盛,一些新的消費熱點可能加快湧現和鞏固。
在王念看來,“就地過年”讓民眾春節期間外出時間減少和線上娛樂時間增加,網上零售、直播帶貨、在線醫療、在線教育、手機遊戲、網絡視頻、社區團購、外賣服務等新型消費內容創新或有所提速,線上消費習慣進一步培育和形成。
但北京學者也指出,儘管“就地過年”政策對春節出行、旅遊消費影響較大,但可以有效減少人員返工成本,推進復工效率,或將對節後復工產生正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