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30日電/據新華社報道,紅墻,白窗,這是天津外國語大學校園內的一座三層小樓,這座看上去有些“簡約”的古樸小樓其實並不“簡單”,它是北疆博物院舊址,也是天津自然博物館的前身。
走進這座小樓,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模型、“河套人”牙模型、王氏水牛化石、手繪北疆植物科學畫等珍貴展品,一件件呈現在眼前,令人目不暇接。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長張彩欣介紹說,北疆博物院由法國博物學家桑志華於1914年創建,由北樓、陳列室及南樓組成。南北二樓以通道相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工”字形格局。它是我國早期博物館中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築、原藏品、原展櫃、原歷史文獻完整保存至今的博物館,是中國早期博物館史上的一座“活化石”。目前,館藏各類動物、植物、古生物、古人類、岩石礦物標本以及歷史民俗文物20餘萬件。
1938年,因戰火等原因,北疆博物院進入了長達70餘年的沉寂與蟄伏,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那些昔日的烜赫漸被時間磨蝕,成為如今的神秘與未知。但幸運的是,北疆博物院連同那些從數千萬年前到數百年前的化石標本一起,都被相對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為了讓北疆博物院以完整面貌面向社會開放,2015年底,北樓及陳列室進行修繕和陳列複原,2016年1月向公眾開放。2018年10月,南樓修繕一新後開放。北樓以藏品展示為主線,側重展示北疆博物院藏品門類,南樓則更多地側重於人文精神展示。
出於對建築本身和藏品的保護,自開放以來,北疆博物院就實行預約開放,每天接待觀眾200人次左右。“震撼”“不虛此行”是每一位來這裡參觀的人的共同感受。
“桑志華不僅留給我們一大批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藏品以及大量珍貴的文獻、手稿、照片等資料,更給我們留下了跨越地域、人種和宗教,殫精竭慮、甘於寂寞、百折不撓的求索精神以及堅韌不拔、執著奮進、鑽堅研微、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一位觀眾在參觀後寫下了這樣的留言。
“桑志華和他的團隊在科考歷程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張彩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