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副教授陳方元。(照片:陳方元提供) |
中評社台中4月18日電(記者 方敬為)對於中華航空改名的可行性,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副教授陳方元向中評社表示,其實以民進黨全面執政的情況下,真要啟動更名程序是擋不住的,不過,要付出的代價需要審慎思考,除了高昂的費用成本,最主要還需面臨失去航權、航線的風險,華航若更名台航,可能失去在國際立足的能力。
陳方元,“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系博士,曾任中華航空公司運務員、空服員、遠東航空公司副主任及高級專員、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主任等職,研究專長包括航空公司經營與管理、航空公司通路管理、航空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等。
蔡政府近期推動口罩外交,意外讓華航英譯“China Airlines”引發關注與討論,蔡政府主張,因為外籍人士沒辦法明確辨識“China Airlines”究竟是來自台灣或是中國大陸,醞釀將英譯名改為“Taiwan Airlines”,對外正名。
華航更名台航是否可行?陳方元表示,更名可分別由內部程序及外部影響來看,內部方面,目前中央政府由民進黨執政,加上立法院席次優勢,假如真要進入更名程序,可說是毫無阻礙,除了需要準備大約新台幣11億元的行政成本外,基本上內部不會有太大的行政困難。真的挑戰在外部。
外部方面,陳方元說,華航要改名台航最根本必須經過國際民航組織(ICAO)指定航空公司代碼,在航權、航線、航約重新簽訂等事宜,則須與各國透過不同層級的安排進行航權的談判與簽署,雖說航權談判講究互惠原則,然而,就中華航空改為台灣航空這樣充滿政治符碼的更名形式,是否能獲得原有航權及所耗費的時間,皆是必須審慎考量,不宜衝動行事,影響到權益,這是國際政治現實使然。
因此即便在台灣內部取得改名共識,但如外部行政程序未獲認可或航權談判不如預期,台灣航空恐怕徒有其名,無法飛出國際,而無實質功能,台灣也會因此喪失能夠在國際立足的“國家”航空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