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電/一年之前,香港特區政府提出了“北部都會區”概念,並於2021年10月13日公布了《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這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區政府編制,在空間觀念及策略思維上跨越深港兩地行政界線的策略和綱領。
中國網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郝詩楠文章表示, “都會區”概念的提出,超越了以往香港“點狀”建設新市鎮的思路,形成了“集群”和“片區”的思維。在此基礎上,香港特區政府進一步提出了“雙城(香港和深圳)三圈(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和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的新構想。
一年以來,北部都會區建設各類項目落地並生根發芽,這得益於香港新體制基礎的不斷鞏固。隨著香港的“由治及興”,以往一切阻礙深港兩地合作以及港府推動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得以有效解決,新的發展合力正在形成。在“粵港澳大灣區”計畫實施背景下,香港與鄰近的深圳市乃至廣東省的融合,是港、澳地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前線”,也是未來港府解決經濟社會深層次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
文章分析,《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的跨境“雙城三圈”構想,在空間概念及策略思維上,大幅度跨越了深港兩地行政邊界,這種積極主動與深圳合作、融入大灣區的理念,體現了香港開放發展的新方向。最重要的是,北部都會區的成功發展,將為香港拓展多維空間,進而真正解決既有的發展縱深不足等問題提供了思路。
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可為香港提供更多土地資源,在完善北部地區基建網絡的基礎上擴大房屋供給,從而緩解港人最為頭疼的居住問題。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還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機會——香港與深圳更為頻繁且有力的互動,一方面可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也為香港青年提供了真切、全面感知國家發展脈動的可能。北部都會區將成為“一國兩制”實踐的新高地,在夯實“一國”的基礎之上,“兩制”的特色與優勢將在這裡得到互補與互鑒。內地的工業製造、科技研發與基建能力可與香港相對開放且國際化的環境和高端人才薈萃等方面的優勢相結合,形成以科創為核心的新片區,在為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賽道”的同時,亦可推動大灣區經濟結構整體升級。
文章最後說,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在北京召開。可以預見,大會將在對黨和國家過去十年成就與經驗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擘畫民族復興的新藍圖,這也將為香港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持與更多機遇。目前,香港“由治及興”初見曙光。未來,香港將以《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為代表的長期性規劃為基礎,更好地在經濟社會發展上與國家實現對接,充分發揮“一國之利”與“兩制之便”,實現經濟社會的內涵式、跨越式發展,香港定將由此開啟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