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鏡報網6日發表資深媒體人郭一鳴文章“港區國安法宣傳教育要注重效果”,主要內容如下:
對於七百多萬香港人來說,今年“七一”與過去22個“七一”最大的不同,不是回歸增加了一年,也不是“五十年不變”減少了一年,而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訂通過的港區國安法公佈生效,這是香港回歸23年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第二次回歸”的新起點。站在這個新起點,回望過去23年的風風雨雨,大可一笑而過,但對“一國兩制”的未來能否行穩致遠,卻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港區國安法如泰山壓頂鎮妖除魔,反對派陣腳大亂,建制派士氣大振。而要實現大亂達至大治,關鍵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執法保障國安港安民安,二是加強宣傳教育,讓國家安全觀念深入人心。筆者是法律門外漢,故著重談對港區國安法宣傳和教育方面的問題。
我日前在另一篇文章提到過,一個沒有國家安全意識的社會,是國家安全最大的隱患。在港英年代,普通香港人只有居民身份,沒有國民身份,回歸後特區護照上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市民有了國民身份,但卻不等於一夜之間自動產生國民意識。令人遺憾的是,回歸後特區政府當局對於推動國民教育莫名其妙地顯得非常保守,八年前推出整個計畫時更引起軒然大波,最後不了了之。沒有國民意識,何來國家安全意識?因此,在全社會特別是對青少年培養國家安全觀念和意識,首先是要增強國民意識和國民身份的認同,國家安全和國民意識兩者密不可分。汲取前車之鑑,有以下幾點意見:
首先,要接地氣,不要官腔。老實說,我看到特首林鄭月娥在電視上板起面孔讀稿宣傳港區國安法的鏡頭,立即想轉台。林鄭為官四十年,從政經驗非常豐富,但宣傳肯定不是她的強項。特區政府擁有大量資源,特首辦、新聞處,總有人可以想出更好的辦法來宣傳港區國安法。曾經聽到路邊社消息,指去年反修例風波期間唯一民間對話會舉辦之前,特首身邊的人臨陣抱佛腳想盡辦法,希望可讓林鄭在會上多講一點“人話”,可是她一上台依然滿口官腔。既然如此,為何非要特首親自粉墨登場扮演港區國安法推銷員角色?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在記者會上回應有關外國揚言制裁香港時說:“有冇搞錯,關你咩事”?這兩句廣東話說得好用得恰當,香港人稱之為“貼地”。拜託特區政府官員,請你們在宣傳港區國安法時,少一點官腔,多一點人話,努力令到廣大市民明白,港區國安法不僅是國家和官府的事情,也是保護社會安寧和民眾平安。
其次,要講實效,不要官樣文章。日前有關方面整理出一份“港區國安法20問”,在全港主要報章刊登跨版廣告,又透過街站廣為派發,這種做法有助廣大市民釋疑,又可反駁反對派對港區國安法的妖魔化,比起去年港府推動修訂逃犯條例的做法,明顯有進步。但在網絡時代,在信息碎片化及社交媒體主導信息傳播的時代,如何將港區國安法的內容和精神,透過網絡廣作宣傳,如何突破同溫層傳播局限,令不同立場特別是青少年接收到、願意看、能夠懂,網上流傳港區國安法懶人包是一個好的嘗試。這方面還有很多功夫要做,創意創新固然重要,更重要是必須拋棄官樣文章和交差心態。
第三,學校要負起培養下一代國家安全意識的主要責任。今日青少年群體充斥對社會不滿對政府不滿,甚至有人參與暴力支持港獨,實在令人痛心。造成這種局面,主要是教育出現問題,特別是學校教育。去年反修例風波騷亂中有數千名學生和逾百名大中小學教師職員被捕,情況令人震驚。在學校推行國家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有一整套措施和機制,但關鍵是教師,即使有好的教科書,好的教學指引,如果校長教師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對港區國安法,如何培養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所以,對校長和教師進行港區國安法研修培訓是當務之急,特區政府教育當局責無旁貸。
特首林鄭月娥在慶祝回歸23週年的酒會上致辭說,在她任期的餘下兩年,要重振經濟,重新恢復香港的國際聲譽,重建政府與青年人的關係,重整社會秩序,不是容易的事。的而且確,香港要再出發,任重道遠,雖然特首任期只餘兩年,但港區國安法成功推出實施,“第二次回歸”剛剛開始,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是一項歷史使命。“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東方之珠定能永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