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南加大中美研究學院院長杜克雷(Clayton Dube)指出,《上海公報》不是法律,只是一個“聯合聲明”,沒有經過美國國會批准,不具備法律效力。但就是這份,《上海公報》,奠定了美中關係正常化的基礎。美中於1979年建交,45年來,美中關係一直在這份“公報”的基礎上向前發展。沒有這份公報,就不會有今天的美關係,也不會有數以萬計的中國遊客和留學生來到美國。因此《上海公報》的內容不應被質疑或挑戰。
特朗普當選後,接聽蔡英文的祝賀電話,被輿論批評不懂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特朗普又再質疑“為什麼要堅持一個中國?”和談判“一個中國”的說法。對此,退休中將(lieutenant general)、前美國駐阿富汗大使、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與合作中心和哈佛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學者卡爾 艾肯貝瑞(Karl Eikenberry)指出,那是因為特朗普團隊缺乏外交經驗,顧問團隊中沒有專業的亞太問題專家,也沒有對外交政策進行深入研討和“演練”。但隨著特朗普政府逐步成熟,各領域專家顧問進入總統團隊,特朗普已經事實上轉變了態度,美中關係的底線“一個中國”政策應該不會再受到挑戰。
艾肯貝瑞說,目前“統一台灣”沒有提到中國的議事日程上來,不是迫在眉睫。毛澤東曾經對尼克鬆總統說,中國大陸可以等100年。按我們美國的文化,這個意思就是可以永遠等待。毛澤東甚至不建議尼克鬆訪華時談台灣問題。
華盛頓郵報記者、傅爾布萊特獎學金駐京學者潘文(John Pomfret),同時也是美國最早留學中國的潘文則表示,非常高興看到特朗普總統並沒有否認“一個中國”政策。中國民眾渴求更好生活和自由民主,中國人對美國的一些負面看法,很多來自媒體出於宣傳需要的有意的不實報道。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特朗普商人出身,深知中國對於美國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在經貿合作領域。相信特朗普在決定美中關係發展走向時,會考慮美國能從中國得到的利益,就不會觸碰“一個中國”政策。
潘文表示,美中雙邊關係對兩國而言,有點像美國的金融業對美國的重要性一樣,總會被出手挽救。雙方都有"Same Bed, Same Dream" 的時刻,因此他對中美關係發展的前景表示“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