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台軍事合作新重點:後備戰力
http://www.CRNTT.tw   2022-09-10 00:13:08
美國深度插手台灣防務,嚴重干涉中國內政。
  中評社╱題:“美台軍事合作新重點:後備戰力” 作者:曾曉栩(廈門),廈門市台灣學會秘書長

  【摘要】美國政府《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新增加了加強美國國民警衛隊與台灣地區合作內容,以提升台灣地區自我防衛能力為由,明確要求美國國防部長在2022年2月15日之前提交提升美國國民警衛隊與台灣合作的報告。這意味著後備戰力將成為美台軍事合作的新重點。美國加大對台的軍事合作是為了增加台自身防衛能力以減少美國身陷其中,既達到牽制、制衡中國的目的,又用台灣地區的軍事資源為美國對中國大陸戰略競爭服務。台灣地區更多的平民百姓將被捆綁在一起為美國利益效勞,台灣地區被當作棋子和過河小卒子的角色和命運更加變本加厲。美國深度插手台灣地區防務,嚴重干涉中國內政、侵犯中國國家主權、破壞台海和平,在新一年裡台海局勢將進一步複雜嚴峻,與民進黨謀“獨”挑釁及外部勢力插手干預的鬥爭將更尖銳、更激烈。

  一、民進黨當局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強化後備戰力

  2022年1月1日,台灣地區防務部門新成立的“全民防衛動員署”正式運作,首任署長由防務部門退役陸軍中將、資源規劃司長白捷隆出任,其核心任務為強化後備戰力。

  “全民防衛動員署”成立是為因應後備動員改革及常後部隊一體、後備動員合一、跨部會合作,專責協調台灣地區各部會動員政策規劃與執行,建構台灣地區軍事作戰及協力災害防救體系,形成動員體系一體化統一運作機制。

  “全民防衛動員署”前身為防務部門轄下的全民防衛動員室。抗戰期間,國民政府便設立“國家總動員會”,主要協調推動全局性總動員事宜,1955年台灣地區參謀本部成立動員局,綜理兵役、動員政策等;1966年動員局裁撤;1972年台灣地區防務部門采任務編組成立“總動員綜合作業室”,負責全島總動員之計畫與推動;1997年配合《台灣地區防衛動員準備施行辦法》公布,將總動員調整至全民防衛動員;2002年“全民防衛動員綜合作業室”與參謀本部“作戰參謀次長室軍事動員處”根據《台灣地區防務部門組織法》規定合并編成“後備事務司”;2013年更名為“全民防衛動員室”; 2022年升格為“全民防衛動員署” ①。

  此次,“全民防衛動員署”正式升格後,首任署長由白捷隆中將擔任,副署長二人,其中一人兼執行長,全署設有人力動員處、物力動員處、動員管理處、動員綜合處及主計室,負責台軍軍事動員政策、協助行政院與所屬機關(構)、直轄巿、縣(市)政府全民防衛動員政策、全民防衛動員演訓、後備部隊編組、選充、召集、訓練與動員整備、後備軍人管理、服務與動員管理信息系統政策、軍需物資、軍事運輸、軍需工業動員政策,以及其他有關全民防衛動員及軍事動員業務之整備事項之規劃、督導及執行②。

  “全民防衛動員署”具有三大任務:第一,持續精進教召訓練,提升後備部隊的戰力。2022年開始,教召訓練將由5到7天,試行改為每次14天,并且增加訓練行軍宿營、戰傷急救等科目。估計每年約15000名後備軍人受訓。為使後續教召訓練持續精進,防務部門將於當年第四季開展成效檢討。

  第二,建立跨部會合作機制,確實整合全民總力。各地的人力物力動員、戰略物資儲備,是防衛固守的關鍵。同時肩負物力動員和軍事動員的兩大工作。改制前,物力動員是全動室的職責,軍事動員則屬於後備指揮部範疇,現在兩大業務合并由“全民防衛動員署”統籌。防務部門和各部會、各縣市密切聯繫,建立跨部會協調合作機制,確實掌握在災時戰時都能够運用民力物力。

  第三,適時修訂動員計畫,讓各項計畫更為周延。目前,“全民防衛動員署”根據“動員綱領”,已經依分類計畫和執行主管機關,召開跨部會研討會議,擬定動員計畫。“全民防衛動員署”協助直轄巿、縣(市)政府全民防衛動員、演訓,軍用物資、軍事運輸與軍需工業動員政策規劃及執行方面,依據國防需求審視動員計畫,各部會和縣(市),一起配合提升動員能力。

  依照“全民防衛動員署”的規劃,物力動員應優先於軍事動員,台灣地區基礎建設及島內物資的具體調查,比戰時的軍事動員應更早進行部署。在戰事爆發前,在平時就詳盡落實各種民間調查與統計,也就是所謂的“全民總力”。全民總力的動員調查的內容包羅萬象,內容涵蓋各項防空避難、戰災物質等等,例如,全台適合儲藏糧食物資的地點,傷患臨時救治的地點,甚至是大量屍體放置的地點。全台加油站有2900多個,目前都是由台經濟部門能源署統計,“全民防衛動員署”負責把這些資料變成各作戰區的必要調查。全台灣各加油站的地理位置與分布空間等資料都要彙整交由各作戰區運用,以便用於戰時的緊急油料補給。

  二、民進黨當局推動後備戰力改革因應美戰力無效的批評

  台灣社會少子化現象日漸嚴重,再加上民進黨當局大幅削減軍公教警人員退休金,願意從軍的人員減少,使得兵源短缺現象突出。根據台灣地區防務部門統計,由徵兵制轉型為專業的募兵制後,截至2019年,列管後備軍人達230萬多人,其中退伍8年內的精壯人力約有77萬多人。不過,所謂的百萬雄兵的戰力卻遭美國批評為“虛有其表”、甚至“無效戰力”,并立法研擬協助台灣地區提升整體戰力,尤其是後備軍力。2020年2月15日,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刊發題為《台灣的軍事是個空殼子》(Taiwan’s Military Is a Hollow Shell③)的報告,報告指出,近十年來美國國防部通過“永平”和“永靖”專案持續評估台灣地區建軍與用兵,認為台軍約200萬的後備部隊為無效戰力。雖然台灣地區高調向美國采購坦克、戰機等裝備,但台灣地區前綫部隊已經空洞化。而整個後備系統功能不彰,一旦爆發戰事,高價購買的裝備能發揮多少實質性作用令人質疑。美國國防部認為,台義務役僅接受4個月的常備兵役軍事訓練就轉為後備軍,沒有參與任何實戰演習或戰鬥訓練,無法構建有戰鬥力的後備軍,後備戰力空洞化。

  美國要求台灣在志願役和義務役、常役與後備役之間維持適度平衡。美國國防部長期委托蘭德公司對台軍建設情況進行評估。蘭德公司早在2017年就台軍的後備役情況進行年度評估,認為應加大後備役訓練的投入,在後備役改革和現代化建設中突出後備役部隊的地位和作用,建議美國防部加強與台軍負責後備軍隊建設的部門進行軍事交流。

  根據美國《2019年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的要求,美國國務院與國防部於2019年年底向美國國會提交了一份關於台軍後備戰力的總體評估報告,包括動員能力、補給、采購、效率等內容。而2021年12月剛通過不久的《202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更明確要求美國國防部長必須在2022年2月15日前,向國會相應的委員會進一步提交關於加強美國國民警衛隊與台灣地區合作的可行性與適當性報告。

  為回應美國的批評與戰備要求,蔡英文總統在2020年就職演說中就表示要推動後備動員制度的實質改革,“要提高後備部隊的人員素質和武器裝備;後備戰力提高,才能有效地跟常備軍隊協同作戰”④。成立 “全民防衛動員署”即為後備戰力改革的重要構成,蔡英文總統在“全民防衛動員署”成立揭牌時表示,除了推動後備動員改革,達成後備動員合一、常後一體、跨部會合作的三大目標,更要表達防務的決心,隨著科技進步、戰爭型態改變,以及非傳統威脅,守護安全不僅是軍隊任務,也是每一個人要共同承擔的責任⑤。

  三、後備戰力成為美台軍事合作的新重點

  1.美國國會議員力推《台灣夥伴關係法》促國民警衛隊與台建立夥伴關係

  後備戰力是美國涉台法案新的關注焦點。美國國會跨黨派參議員2021年7月連署提出《台灣夥伴關係法》(Taiwan Partnership Act)草案,主要內容包括提議美國國民警衛隊與台灣軍方建立夥伴關係,組建一個在危機發生時能够快速部署且整合良好的防務力量。這項法案將協助確保台灣地區具備良好整合的防禦能力能在危急時刻快速應變部署,確保當台灣地區受到威脅時,國民警衛隊能做好準備采取行動支持台灣。

  據《台灣夥伴關係法》內容顯示,草案將在美國國會建立共識,即美國應持續支持台灣地區發展有能力、有準備的現代化國防力量以維持其自衛能力。草案要求制定美國國民警衛隊與台灣地區之間建立夥伴關係的計畫;加強美台高級國防官員和將領交流,以提升相互操作性,改善台灣地區後備力量,擴大人道及災難援助合作;擴大台灣地區進行安全活動的能力,包括傳統作戰指揮、與國民警衛隊合作以及多邊合作;要求美國國防部每年就國民警衛隊與台灣地區的合作提交年度報告。美國國民警衛隊在維護社區方面有著很突出的工作表現,將非常適合協助台灣地區建立有關技術領域的能力。該法案將評估美台雙邊在緊急應變能力、網絡防禦能力、培訓交流和咨詢顧問等重要項目展開合作的可行性與適當性。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