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台禁陸農產品 農產運銷業者揭洗產地內幕
http://www.CRNTT.tw   2023-04-14 10:25:55
針對陸方開始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從事農產品運銷工作的林裕紘在臉書粉專“Linbay好油”發表看法。(照:“Linbay好油”臉書粉專)
 
  同樣稅則的東西可能會因為使用目的的不同,所以有不同的輸入規定,以蘋果為例,因為是農產品有檢疫的問題所以輸入規定有B01代表是要通過防檢局,要辦理檢疫,而蘋果又是拿來吃的,所以輸入規定有F01代表要通過食藥署。

  而最後一個規定叫MW0是來自經濟部國貿局,內容叫做大陸物品禁止輸入。

  一開始MW0沒有那麼多,最主要是以農產品為主,到後來山也MW0,海也MW0,品項增加到2400項以上,反正呢,覺得想增加就增加,對岸也不敢吭一聲,所以就慢慢的增加到那麼多了。

  當然進入WTO之後並不是沒有保護機制存在,例如稻米、花生、大蒜、紅豆、東方梨、香蕉、芒果、鳳梨、液態乳等項目,我們覺得很重要,所以有進口配額作限制,配額數量之內低關稅,配額外高關稅,甚至可以啟動特別防禦機制SSG。

  但這些不應該變成單方面禁止大陸農產品的理由,因為大陸農產品跟其他國家一樣可以進口,但受到配額的影響,而實際上是根本進不來,所以這跟國家的農業保護政策無關,這就是單純的歧視。

  而歧視外,你又不得不依賴大陸,但又因為歧視而禁止進口,所以就衍生出了洗產地模式,大陸的洋蔥、青花菜、等農產品禁止出口到台灣,然後就運到越南洗完產地再過來,去年洗產地的中國洋蔥進口量創歷史新高,農委會管過嗎?有些洗產地從越南來的洋蔥網袋上都還有中國的麥頭咧。

  沒辦法,不接受這些洗產地的產品,台灣就會面臨物價上漲的問題,所以就縱容這些洗產地的產品在台灣銷售,如果真的要管會沒辦法管嗎?

  30多年前台灣農業面臨全球化的壓力,選擇的是依靠台灣的人口紅利,而不是產業轉型提升。

  20多年前進入WTO之後,農產品面臨全球化的壓力,選擇的關稅配額保護及單方面禁止中國農產品進口,也不是產業提升轉型。

  如今人口紅利沒了,大陸的讓利也可能沒了,那我們有把握這三十多年的時間改變產業提升產業嗎?

  每年發五六百億(新台幣)的老農年金會提升產業競爭力嗎?

  每年花一兩百億的稻米、雜糧補貼有提升產業競爭力嗎?

  反正作這些太久了,太困難了,也不一定有票,就多發一點錢,至少老農領得很開心,反正消費者買的貴是他自己沒錢不努力的問題,真的還是有缺的問題,就多靠進口來解決就好了,反正我們是被進攻型農業,有差嗎?

  看這那台灣農業漸漸越來越高的貿易逆差,不只出口沒有辦法擴張,而且進口不斷替代台灣本土產品。

  沒關係啦,反正農委會要變成農業部了,接下來可是高光時刻,哽咽的講不出話來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