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非和平方式反對和制止台獨分裂及外部勢力干涉的必要性和概率在上升。
自1979年確立兩岸和平統一這一大政方針以來,儘管兩岸關係經歷了衆多摩擦、波折,乃至某種程度上的危機,但是,大陸追求兩岸和平統一的真誠和戰略定力是毋庸置疑的。40年來的大陸對台政策一直是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一基本國策進行設計、推動和落實的。堅定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政策,大大改善了兩岸關係環境,促進了兩岸交流,推進了兩岸的深度融合和高度相互依存,在2008年至2016年間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在這一政策主導下和島內認同“九二共識”、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力量的支持下,兩岸關係改善達到了1949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給兩岸和平統一帶來無限希望。
然而,2016年再次上台執政的民進黨再次把兩岸關係扭向對抗之路,使得兩岸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之路越來越窄,兩岸對抗越來越激烈,引發台灣問題非和平解決的可能性越來越高。從某種程度上,民進黨當局這一道路選擇迫使大陸不得不針對台獨分裂及外部勢力干涉台灣問題做出回應。毋庸置疑,黨中央在堅持“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這一問題上有著無比強大的戰略定力,時刻考慮的是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⑥。但面對解決台灣問題面臨的複雜形勢和嚴峻挑戰,也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和必要的調整應對。近年來,為了反對外部干涉及震懾台獨的需要,大陸加強了軍機軍艦在台海及周邊地區的巡航、訓練。與此同時,中央對台大政方針的文字表述也開始發生了微妙變化。很多細心的人發現,2021年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即“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的涉台部分,提出的“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黨把握兩岸關係時代變化,豐富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和對我方針政策,推動兩岸關係朝著正確方向發展”這一新表述與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涉台部分所提“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須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發生了明顯變化。這意味著,在新的形勢下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沒有變,大陸還將真誠努力推動兩岸關係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即大力推動和平統一,但與此同時,也對兩岸關係被島內分裂勢力和外部干涉勢力引向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方向,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和戰略準備。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民意對台灣問題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雖然黨中央一再強調并一再出台措施,貫徹執行兩岸一家親理念,落實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但是在民進黨當局反中仇中、挾洋自重、“文化台獨”等各種刺激之下,兩岸網絡上的民間輿論對抗幾乎到了兩岸一家仇的地步。大陸民衆曾經積纍多年的對台灣的好感大幅下降。這一趨勢嚴重削弱了和平統一政策的群衆基礎,刺激了大陸民衆武統情緒高漲,形成一股長時間持續的強大民意。如果最終台灣問題走向非和平方式解決,這顯然也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近兩年來,在島內分裂勢力挾洋自重、外部勢力“以台制華”政治冒險的刺激之下,台海局勢屢陷於緊張態勢之中。在2021年11月16日與拜登的視頻通話中,習近平主席特別強調我們是有耐心的,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綫,我們將不得不采取斷然措施。這也是中國國家最高領導人對台海局勢的可能風險發出的最嚴厲警告。在2022年3月18日與美國總統拜登的視頻通話中,習近平再次強調,“美國一些人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這是十分危險的。”⑦
很明顯,在島內分裂勢力和美國一些人搞“以台制華”的動作下,台海局勢高度危險,爆發非和平事件的幾率大幅上升。從島內外大環境與各種條件看,引發非和平危機的“灰犀牛”“黑天鵝”早已存在,星星之火即可燎原。一旦出現美國政客玩弄“以台制華”踐踏一個中國原則這一底綫或者島內台獨破繭而出這樣的“幺蛾子”,台海爆發重大非和平事件將是大概率的。
二、非和平的代價與和平的機會
從人類有限的歷史經驗看,在處理人與人、族群與族群、國家內部、國家與國家之間關係中,暴力手段、戰爭手段一向是解決矛盾和問題的重要選擇。在解決重大的利益或理想價值衝突面前,使用戰爭和暴力有著天然的巨大誘惑力。僅從上個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歷史經驗看,每一次重大戰爭之前,相關群體激情高昂以及把問題推向暴力、武力解決與不計後果的衝動,體現了大戰前相關群體的激情與活力。這種激情與衝動蕩氣迴腸,顯然是戰爭誘惑力印刻在人類基因中的一種體現。
人類理性之所以向往和平,是因為用和平方式處理人類間問題的代價是最小的,甚至是帶來雙贏、多贏和共贏的。而無論哪一種戰爭,都是有巨大代價的。或許有著有限目標的戰爭,其代價是可以量化和計算的,而一場可以決定開始但無法決定結束的戰爭,其最終代價往往是難以估算的。戰爭啓動後會按照自身的邏輯旋轉發展,并不一定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一旦選擇用戰爭解決問題,當事方可以決定戰爭游戲的開始,而在各種因素的制約下并不一定能够決定戰爭游戲以自己理想的結果來結束。即使諸如當年的蘇聯和冷戰後的美國這樣強大的超級大國也未必能够完全控制戰爭的節奏和最終方向。例如,蘇聯和美國前後發動的阿富汗戰爭就是如此。戰爭的代價也是歷代智者以謹慎態度看待戰爭的根本原因。老子曰:“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軍事家孫子更是強調:“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果戰爭真的不可避免,也宜如孫子之言:“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這就是要對戰爭的勝負及代價做充分的評估。
就台海而言,如果爆發一場重大的台海非和平事件,主要當事方一定是台海兩岸加上主要外部干涉勢力美國。對於台灣而言,一旦兩岸陷入非和平狀態,台灣衹有損失而將毫無所得。在所謂刀俎與魚肉角色扮演中,台灣一定是那塊被置於俎之上刀之下的魚肉,毫無勝算。對於大陸而言,在極限的情況下,除了非和平狀態的直接付出外,極有可能面臨著民族復興和現代化建設進程被暫時中斷或延緩;同時,其帶來的衝擊和負面影響也會讓世界各國深切感受到。畢竟,中國是與各國有著密切經濟等聯繫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國經濟發展受到的衝擊有多大,世界經濟受到的反噬就會有多大,甚至更大。作為台灣問題的最主要外部干涉勢力,一旦台海進入非和平狀態,無論以何種方式、多大的力度進行介入,美國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兩岸中國人在非和平狀態中兩敗俱傷;中美關係在美國尚具一定優勢的情況下提前跌入修昔底德陷阱;藉台灣問題進入非和平狀態構建美國領銜的全球反中陣營,暫時中斷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程,延緩中國在實力上追趕美國的腳步。近年來美國國內一些政治勢力極力打台灣牌,挑動台海危機發生,顯然與這一石多鳥美國穩賺不賠的設想有一定關係。
當今台海形勢極為嚴峻複雜,特別是在美國某些勢力極力操弄“以台制華”及島內分裂勢力挾洋自重謀求分裂的促動下,台海穩定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高風險。例如,2021年1月特朗普政府末期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與2022年4月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等美國標志性政治人物試圖闖紅綫、打台灣牌未遂事件,幾乎觸發台海危機。與此同時,從這些未遂的危機夾縫中,其實可以看到各當事方的理性還在,政治智慧還在,戰略定力還在,而且制止引發非和平事件發生的方法和手段還很充足,也很有效。這就意味著,儘管在外部勢力和島內分裂勢力的操弄下台海上空黑雲壓城,非和平的風險處於高危狀態,但留給台海和平的機會還在。
衆所周知,台海形勢嚴峻複雜,非和平風險極高,而這一風險究竟有多高,和平的機會還有多大?台海非和平狀態可能由突發事件引爆,這是台海形勢的最大風險點。在排除突發事件引爆台海非和平事件的情況下,台海和平還有極大的塑造空間,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兩岸和平統一還有衆多機會。
當年扁鵲見蔡桓公,曾對蔡桓公的病情做出四個階段性判斷:疾在腠理、病在肌膚、病在腸胃、病在骨髓。按照扁鵲的說法:“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藉用扁鵲的這四階段判斷模式,台海進入非和平狀態的風險已經處於深入肌膚與腸胃之間,值得高度重視和管控。雖然病已深入肌膚,乃至深入腸胃,可謂已經非常危險,但衹要尚未進入到骨髓就還有救治的機會。針對當前台海形勢,如果放任引發兩岸非和平狀態的病毒蔓延或故意擴散此類病毒,必將造成嚴重後果。如果積極救治,或施之以“針石”,或以“火齊之”,台海和平與兩岸和平統一就還有機會。
三、非和平風險下兩岸和平統一之路的塑造
俗話說,事在人為。無論是在人與人的關係中,還是在群體與群體的關係中,反目成仇或化干戈為玉帛,都是人為選擇的結果,沒有什麼是不能轉變的或改變的。放下敵對的態度和政策,就可以在交流合作中成為共同發展進步的夥伴;而激起敵對意識采取敵對政策,就會在日益對抗中成為敵人,形成死結。70多年來,台海兩岸曾經高度敵對,但在兩岸逐漸開放交流中大大化解,兩岸日趨和解,台海和平曾一片光明;2016年民進黨再次上台執政後,民進黨的大陸政策直接把兩岸拉向對抗和敵對,導致兩岸陷入敵對螺旋,對抗逐漸升級,兩岸相互敵對意識空前升高,兩岸重新陷入嚴重敵對陷阱,台海處於極大的非和平風險之下。
兩岸關係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處於極高的非和平風險之中,顯然是人為的結果,反之,如果想讓兩岸關係走出非和平風險的威脅,走上和平發展及最終和平統一之路,同樣也是大有可為的。
首先,兩岸要共同抵制并排除導致台海非和平事件爆發的外部因素。
毫無疑問,兩岸關係走向非和平狀態,外部干涉因素難脫干係,甚至會成為未來引燃台海非和平狀態的關鍵因素。唯物辯證法一個關於內因與外因關係的理論是:內因是事物自身運動的源泉和動力,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台海兩岸關係是決定台海和平與非和平的內部原因,而外部干涉勢力的影響則是影響台海形勢發展的外部原因。兩岸關係的戰與和的關鍵在兩岸之間。即使美國一些政治勢力企圖要利用台灣這顆棋子把中美關係引入全面直接對抗乃至戰爭的陷阱,但衹要台灣和大陸均不配合或不被美國戰略家們牽着鼻子走,台海就能爭取到寶貴的和平發展機會。
其次,維護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一政治框架是台海和平的政治基石,也是未來和平統一的政治基石。“九二共識”是反映台海兩岸認同并維護這一政治框架的高度凝練。數十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堅持和維護這一基本框架,台海和平的根基就是堅實的,是避免台海陷入非和平風險的關鍵;任何把台灣政治定位向台獨分裂方向挪動或解釋,都是對這一基本框架的抽梁斷柱行為,是引發台海進入非和平狀態的最大危險源。兩岸共同維護這一框架,就需要把台獨關進籠子裡。一方面需要台灣同胞高度警惕并大力牽制台獨冒險與挑釁;另一方面在震懾和制止台獨方面發揮主要作用的大陸這一邊,要有決心、有能力、有實力制止台獨分裂并讓台獨分子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大陸的實力和決心是維護這一框架不被侵蝕的保證,是關控台獨鐵籠的鋼筋鐵骨。當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一框架和認知,或以九二共識或以其他形式得到台海兩岸的肯定和維護,有助於大幅降低台海非和平風險。
第三,喚起兩岸同胞心靈深處的民族大義,共同追求和平與統一。在兩岸關係問題上,以和平方式實現中國完全統一,最符合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在台海非和平風險風高浪急的今天,堅持台海和平與統一均屬民族大義,兩岸同胞要共同珍惜、維護。要努力喚起兩岸同胞心靈深處的民族大義——衹要兩岸尚未完全統一,兩岸統一的使命就不放棄;台海和平衹要還有一絲機會就不容放棄。民族大義的激發和喚醒是進一步擴大兩岸和平統一隊伍、防範台海滑向非和平風險的精神力量。
第四,積極塑造兩岸和平統一之路。兩岸和平統一之路需要兩岸同胞積極塑造,共同給歷史一個交代。兩岸同胞要放下心結,順應民族大義,求同存異,以融化異。大陸在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及兩岸經濟社會融合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實踐,這都是塑造兩岸和平統一之路的積極探索。在此基礎上,應進一步探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及和平統一給台海兩岸人民帶來的權益增量;探索通過和平統一給兩岸同胞特別是台灣同胞帶來明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豐富和完善兩岸同胞攜手完成兩岸和平統一的條件,在期待、愉悅、尊嚴、體面基礎上達成兩岸同胞間的和平統一之約。
在當今如此複雜嚴峻的世界變局中,兩岸攜手走出非和平風險的陰影,積極塑造和平統一之路,必將為中國在21世紀這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界未來新秩序的建構中贏得先機。
註釋:
①https://media.defense.gov/2022/Mar/28/2002964702/-1/-1/1/NDS-FACT-SHEET.PDF
②美對台軍售是在“抱薪玩火”,《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年03月26日第04版。
③“前白宮官員分析大陸可能對台動武兩種情形”,中評社華盛頓4月1日電(記者余東輝)。參見:http://www.crntt.com/doc/93_7950_106336750_1_0402003255.html
④參見:《人民日報》2021年11月17日第2版、2022年3月19日第1版。
⑤賴怡忠:“5到10年內台灣邁向國家正常化契機”,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022年4月9日電。
⑥參見:習近平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社2021年10月9日電。
⑦參見:《人民日報》2022年3月19日第1版。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2年6月號,總第29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