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汪毅夫:百姓想念、大師追懷之劉銘傳
http://www.CRNTT.tw   2020-06-01 00:20:48
《台省民主歌》書影(來源:汪毅夫提供)
  中評社北京6月1日電(作者 汪毅夫)台灣學者廖漢臣《詹振抗日考》(載《台北文物》第3卷第1期,1954)記:“日軍侵占台灣後,島內各地曾流行著一部《台省民主歌》。這歌的唱本,是光緒丁酉年秋季,由上海點石齋印行的”。實際上,在點石齋刊本之前,《台省民主歌》已有口傳和手抄本流傳。《台省民主歌》歌咏的是“當時台灣民主國抗戰的情形”,開篇卻以“欽差”(即最初以欽差大臣身份到台督辦軍務,後主持台灣建省並出任台灣首任巡撫的劉銘傳)起興,其第1段至第5段講的是劉銘傳在台灣建鐵路的事跡,講的是劉銘傳給台灣留下的“手尾”即遺產(閩南喪葬習俗,於死者手邊放置錢幣,以示留下遺產給後人),其第2段還歌唱道:“百姓聞名少念伊”(在閩南方言里,“少念”即想念)。日據台灣時期,台灣各地流傳的其他民歌里,也有以“欽差”起興的。如謝雲聲《台灣情歌集》(1927)就有三首台灣民歌也以“欽差”起興:“欽差造橋在新莊”、“欽差造橋真是賢”、“欽差造橋真是通”,也是“百姓聞名少念伊”的真情流露。                       

  1911年4月2日,台中櫟社舉辦詩會,與會社友28人、來賓12人,各以《追懷劉壯肅公》為題賦詩(壯肅是劉銘傳的謚號)。來賓中有學術大師梁啟超,他也有詩追懷劉銘傳,詩題《游台灣追懷劉壯肅公》,詩收《梁啟超全集》(第18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7月版)。        

  劉銘傳是清光緒朝唯一“由提鎮改授督撫”的文武兼備的人才。陳孔立教授主編的《台灣歷史綱要》(九州出版社1996年4月版),第5章以專節論述“法國的入侵”、“台灣建省”和“近代化的開始”,劉銘傳對於台灣的貢獻、留給台灣的遺產,從中歷歷可見。                  
 
  在日據台灣時期,“日官不如清官”是自然而然發生的抗日愛國思想,想念、追懷劉銘傳是其一種表現;台灣詩人洪棄生有《代友答日儒問清官日官利害》,開口便是“清官去而日官來,事之大變、民之大害也”,痛快淋漓地痛斥日官,是另一種表現也。                      

  附帶言之,學術大師胡適的父親胡傳在台灣也是由武職改任文官,但其官階低於提鎮、也低於督撫。     

  (作者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