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河長,怎麼治“水病”?跟著徐偉良巡河,深感河長就像中醫,用的是“望聞問切”之法——巡河時看顔色、聞味道,深入群眾問情況、遇到問題想辦法。河面上漂著塑料袋,河長打個電話,保潔人員就會及時清撈;發現排污行為,勸說阻止,倘若無果,或請“河道警長”來執法,或借“河長APP”拍照上傳至信息化平台,由相關部門進一步整治。河長既能發現問題,又能監督解決問題。河長制的秘訣也在於,讓河長成為撬動源頭治理的支點,充分發揮其追根溯源、找准病根的關鍵作用。
沿西大河行走,水面澄碧、蘆葦搖曳,農家依河而建、笑語盈岸。我問:河邊有不少人家,污水和垃圾都去哪兒了?徐偉良指了指腳下:答案在這裡。
美在河上,治在岸上。西大河岸邊,每隔一段就有一個井蓋,上面寫著“生活污水管道”。污水的去處從“看得見”的河溝變成了“看不見”的地下管道,最後集中到村子的生活污水站,經處理達標後才能排放。每家每戶的院墻外也都整齊排列著垃圾桶,分類標識、垃圾桶編號清晰可見。管控好污水和垃圾,讓以往紅色的、黑色的河塘逐漸恢復了清淨。
可見,望聞問切,是要看“病情”;但說到底,更重要的還是拔“病根”。治水效果好不好,不能單靠幾個人巡查巡防。跟河長們交流時,好幾位都提到,河長制建起來後,能發揮好作用,關鍵還在於“河長治”——讓河長真正參與到經濟社會治理中來。在長興的一個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我們看到一池錦鯉,養魚的水來自電池生產過程中循環再利用的淨化水。項目負責人算了一筆賬:以前一噸水的綜合成本十幾塊錢,循環利用後不到十塊錢。
其實,在長興縣,河長的作用絕不僅僅是巡河。長興幾年來不斷“升級”河長制,構建起了縣、鎮、村三級河長管理體系,“縣長河長”“局長河長”“鎮長河長”……河長的“話語權”很大。縣裡的“一把手”就是河長,“讓長興的水秀起來”也是一個長期要求。這讓縣裡的各項工作,都能順應生態環保的大勢,為治水提供了整體的謀劃、持續的動力。
河長的“望聞問切”,推動的是全社會思想觀念的更新。在長興長城村,整治河水之初,也經歷了“艱難的說服”;如今老百姓嘗到了甜頭,沒有人願意再回到過去。河道有了河長,群眾參與水體保護也更容易。徐偉良就會接到群眾打來的電話,水裡有垃圾、廢水亂排放……一個河長帶動了一群“河管員”。從普通群眾到村鎮幹部,從基層河長到各級河長,始終綳著“守水有責,守水盡責,守水負責”的那根弦,我們的河湖治理才能一天天見到實效。
徐偉良又要踏上巡河之路了。河長,就是一條河的家長,“不光要眼裡有河,更得要心裡有河”。一個河長的感悟,也給生態文明建設以更多啟示。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