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杭州:以人為本的城市氣質
杭州體育場路上的一條斑馬線,是很多市民買菜的必經之路。
8月9日早上8點多,杭州大雨如注。記者看到,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一手撐著傘、一手提著菜籃子走到斑馬線前。老人緩步向前,停在斑馬線兩邊的私家車、公交車、出租車則耐心等待,沒有司機按喇叭催促。這條約20米長的斑馬線,老人走了約30秒。
“我每天都是一個人出來買菜,過斑馬線很放心,知道車子會給我讓行。”老人說,這是杭州令他驕傲的地方。
“禮讓”,是杭州人傳遞出的文明,也讓身處杭州的人感受到溫暖。有細心的遊客發現,不同於一些城市的紅綠燈高懸空中,杭州的斑馬線紅綠燈往往和人的身高相當,以“平視”姿態提醒過馬路的行人。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楊建華說,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最直觀的一個窗口,也是外地遊客對城市的第一印象。“禮讓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杭州的交通文明,有制度約束和引導,但更多是生發自每一個人心底。
文明是城市的氣質,背後是以人為本的理念,杭州也因此成為一座幸福之城。
這種幸福,源自發展。2015年,杭州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16元,位居全國第四,今年上半年又實現同比增長8.8%,躍居全國第三。在杭州,經濟發展已轉化為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