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平說,發展放心農業,歸根結底要靠農民去種植、管理,所以一方面要通過建立完善的標准生產、質量安全追溯、生產經營誠信、農資市場監管等體系,幫助農民適應新的生產方式;另一方面,要讓農民獲得更好的回報,感受到放心帶來的效益。
生產標准嚴格執行。“一月:休眠期,安全越冬,殺蟲滅菌;二月:萌芽期,提早萌芽促早發……”從種植到采收各環節的技術標准,尤其是病蟲害防治、農藥施用次數等,都標注得一清二楚。如今,在衢江種植茭白的農場和公司裡,多有著這樣一幅《雙季茭白標准化生產技術模式圖》。
還不只是茭白,茶葉、生豬、水產品等產業都制定了全程標准化生產圖。因為能按圖生產、標准化管理,放心農產品種植風生水起。
在蓮花鎮的天澤科技有限公司,茭白色澤潔白,質地脆嫩。公司總經理助理羅偉鋒介紹,通過每畝茭白地套養100—150只甲魚的茭鱉共養模式,不再需要噴灑農藥就很好地解決了害蟲難題。“經過檢測,農場茭白的191項指標均達到出口日本的要求。雖然價格較高,但常常供不應求。”羅偉鋒說。
套 袋而生的獼猴桃,佩戴“出生證明”的蓮藕,稻鱉共養的農田……標准化的生產流程背後,是衢江“一個主體、一套標准、一張模式圖、一份生產檔案、一個品牌”的標准化工作機制正在形成。
生產過程透明可溯。在衢江區,即使是兩個茄子、一把青葱、三個獼猴桃,包裝的盒子上都貼著二維碼。這個二維碼標簽內包含產品的播種、施肥、殺蟲、采摘時間以及種子來源、所施肥料廠家等全部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