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山深處的鬆陽縣古市鎮寺口村,年過七旬的村民陳朝貴的情況,通過一張記錄老人基本信息、致貧原因、面臨問題等內容的扶貧登記卡便一目了然。村裡據此為他申請了低保補助,後又聘請他擔任村茶葉市場保潔員,每月又增加了1000多元工資收入。以前生活困難的陳朝貴,因此告別貧困,生活狀況有了極大改善。
扶持誰,怎麼扶?這是基層扶貧開發工作必須解答的問題。
“目前,浙江各地都已建立扶貧對象數據庫,並實現了電子化管理。”省農辦有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初,浙江在原有的低收入農戶數據庫基礎上,全面開展拉網式專項排查,確保不錯戶、不漏人,並根據低收入農戶不同致貧原因分類施策,開展針對性幫扶,一本本“幫扶記錄手册”成為貧困群眾和結對幹部間的緊密橋梁。
找准、找全扶貧對象,是精准扶貧的第一步。
在蒼南縣,有近半人口是佘族的富源村,用一個“正在進行時”的發展故事,演繹著極具浙江特色的扶貧方式。
富源村背靠筆架山,過去村裡人的日子,並不像村裡的風景那麼美好。山高路遠,成了村民致富的最大障礙。
從2002年開始,村裡分批進行下山搬遷;隨後,當地通過農業企業和扶貧資金互助會進行試點,運用財政資金折股量化等手段,增加村民轉移性收入;再後來,從蜜柑產業到水果采摘,從民宿經濟到四季花景,全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山上發掘一個個生態紅利。2015年,全村低收入農戶人均年收入達8550元。
富源村的扶貧開發之路,折射出浙江扶貧開發最普適的思路,那就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過產業和金融扶持,千方百計增強低收入農戶的自我發展能力。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堅持以縮小收入差距為導向,以提高低收入農戶自我發展能力為核心,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兜底,精准識別扶貧對象,精准實施扶貧舉措,通過納入低保、異地搬遷、產業開發、幫助就業、金融扶持、光伏扶貧等舉措,切實促進低收入農戶加快增收。
決不讓一個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掉隊,這是浙江的莊嚴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