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了,出路有了。諸暨趙家鎮的櫻桃再也不愁“嫁”了、蘭溪餘糧山村大紅柿子從深山走向全國了……早期因路而富的故事猶在耳畔,更具時代特征的創富模式已隨“路”潛入,潤物“有”聲。物流配送網絡向農村延伸,極大活躍了城鄉經濟交流,推動了現代農業、農村電商等新型業態發展。在桐廬,以縣城為中心的“1小時交通圈”連通183個行政村,率先在全國實現“農村淘寶”行政村全覆蓋。
道路通了,資源活了,高水平的農村產業布局得以實現。得益於對內對外交通的優化,安吉魯家村,這個山不夠高、樹不夠密,沒有悠久歷史、也沒有名人故居的浙北山村,以“公司+村+家庭農場”的模式盤活萬畝丘陵資源。如今,村裡引入近20億元社會資本興建田園綜合體。去年,該村人均收入35615元。
據測算,僅“十二五”期間,浙江省農村公路建設帶動農民增收超過600億元;農村公路改善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渠道,沿線近四分之一的農民擴大了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調整了農業生產結構,鄉鎮企業數量明顯增加……農村公路建設釋放出巨大效應,一舉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強力引擎。
修條路 造片景
伴隨著美麗鄉村的建設進程,“四好農村路”被賦予更多內涵。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交通助力鄉村振興的供給側改革路徑選擇了“美麗公路+”。
五月,柯橋。漓渚滿目綠無涯,棠棣無處不逢花。
“依托本地主打的苗木花卉產業,‘花香漓渚’田園綜合體正著力開展農業主導產業培育、蘭花綜合交易集散等10個方面的試點。”漓渚鎮黨委書記裘劍平介紹,未來,漓渚的花香將實現休閑農業集群發展,打造品質型高效生態農業樣板。
先於花香漓渚建設,雙棠公路——這條棠棣村的出口通道,在短短幾年間完成了這樣的“蝶變”——沿路而行,依季種植的特色花木點綴兩旁,粉墻黛瓦的村莊錯落分布,猶如一幅鄉村水墨畫,也成為當地美麗鄉村公路示範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