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長嘯村推進生豬減量工作。如何讓生豬養殖戶減量不減收,成為村兩委工作的重點。此時,已經在村里種植秀珍菇一年的黨員張建妹提出,可以把豬棚改成菇棚,並毫無保留地提供了自己的種植經驗。村兩委馬上把這項工作列入到村實事項目中,由村黨委書記許國初領辦。
豬棚改成菇棚後,是不是還可以再做點什麼?許國初、張建妹與食用菌專家、光伏電站設計施工方經過多次探討論證,完善了光伏發電和食用菌大棚的互補性,終於建成“農光互補食用菌”基地,這也成為國內首個並網發電的農光互補光伏電站。
此後,為打開銷路、讓村民堅持轉型,村里的黨員兵分多路,分別去江蘇、上海、杭州逐步打開銷售網絡。“今年行情好,經銷商都到村里來‘搶’菇,當年村里改行食用菌生產的生豬養殖戶也向我們反映收入不減反增。”許國初說。
長嘯村原來是一個經濟薄弱村,成功實現“摘帽快跑”,重點就在於讓黨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思維活起來、行動動起來。許國初說,去年,村里在食用菌基地上設立了黨員先鋒站,使先鋒站成為生產一線黨員學習交流、服務農戶的重要據點。今年5月,食用菌種植戶普遍遇到的“自然菇”難題,就是依靠先鋒站的黨員請來省農科院專家幫忙解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