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記者來到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西門,只見兩邊偌大的停車場停得滿滿當當,不時有人拎著大大的塑料袋進進出出。
二樓是飾品專區,貨架上擺著琳琅滿目的首飾和頭飾,記者一路走過看到的店鋪都在開門營業,有幾家的門上貼著紅紙告示,有的是店鋪搬遷,有的是分割出租。
經營戶們大多坐在店門口或裡面,有的幾個人聚在一起聊天,更多的是低頭看手機,不時有電視劇的聲音傳來。
記者看到,市場內也有客人,三三兩兩,進出店鋪,看貨,偶有議價聲。給人的感覺是,這裡不熱鬧,但也不冷清。
而二區、三區和五區又是不一樣的場景。相對來說,二區箱包商鋪有很多正在裝修,轉租告示也更多一些,五區則顯得有些冷清,二樓家紡區除了商戶,基本看不到什麼客人,有些片區,接連四五家店鋪都已關門,透過玻璃可以看到裡面的貨品倒是擺放整齊。
記者隨機走訪了七八家商戶,對於兩年內有幾千家店鋪關閉的消息,他們都感到詫異,覺得這不可能,自己身邊沒有這樣的情況。
一區的商戶基本都是一樣的回答:我們這裡不會有,如果有,也是四期五期。“轉讓的情況一直有,有些人做段時間覺得厭倦,想要改行,可能不做了,但會有其他人來接手。”賣飾品的王老板說。
商城集團董事長朱旻則表示,“主體的有機更新和店鋪的出租率是兩個概念,後者才是我們最關心的核心數據。”
商城集團在2月15日下午三時公布了一組統計數據:包括國際商貿城在內的義烏專業市場群共有商位57631個,經營戶70089家,出租率9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