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衢州椪柑為例,過去我們每隔幾年總會聽說橘農賣難,還要發動人們去買愛心橘。”成燦土說,不少橘林品種差,橘園管理落後,生產出來的柑橘品質差,這便是典型的低端供給。這幾年浙江不少地方著手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衢州柑橘轉型升級更是快馬加鞭,通過淘汰一批、轉型一批、提升一批,提高供給水平。如今,已有衢州橘農嘗到了甜頭,甚至賣出了一斤橘子十幾元的高價。
生產方式更綠
產品結構更優
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結構性矛盾:農產品需求升級了,有效供給跟不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到了極限,綠色生產跟不上。根據一號文件精神,浙江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生產方式更綠,產品結構更優。
作為全國首個獲批創建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省,今年浙江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大方向就是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產出吃得安心、吃得放心的農產品。
更“綠”更“優”的農產品哪裡來?省農業廳質監處處長範克強的回答是:產出來、管出來。無論在標準化生產,還是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浙江都要繼續先行先試,既保障廣大老百姓的餐桌安全,又幫助農民增收。
浙江早在前幾年便為主要農產品制定了標準化“作戰圖”,在全省各地菜園、果園、茶園、畜禽養殖場等推廣實施。今年,浙江將繼續著力把這種工業化生產的理念引入農業生產,讓越來越多的標準化生產“作戰圖”烙進農民心裡。以後,幾時播種、幾時施肥、幾時除蟲,都不再是筆糊塗賬。按規範生產,藥和肥用得少了,產量不減,品質也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