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朝陽說,對於企業反映不好,群眾反響比較大的幹部,將調離工作崗位。
除了責任清單,店口還同步出台了一份政策清單。把鎮里對民營企業的激勵政策細化成80多條,包括“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騰籠換鳥”“電商換市”等等,清清楚楚地貼在公示欄里。
王基隆的企業發展迅速,老廠房不夠用,但在工業用地非常緊張的店口,拿地談何容易?讓他意外的是,聯企幹部主動告訴他,因企業畝產稅超過了100萬元,對照“以畝產稅論英雄”的政策清單,他優先拍到了土地。
一位“新店口人”多餘的擔心
李景峰從江西贛州到店口來打工,打拼多年後想自己創辦企業,但是地從哪來?“我一個外地人,和鎮政府的人接觸不多,他們能給我地嗎?”
事實證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由於李景峰研發的設備市場需求旺盛,鎮里專門配置10畝工業用地支持他創業。對此,他逢人便說,“回老家有親切感,但這裡更有歸屬感。”
3年前,他身陷貸款“互保聯保”困境。擔保的老板跑了,他咬咬牙,“留下來做企業家,不做跑路的棄業家!”但堅守的代價便是代償別人近千萬元的債務,公司賬戶一度被凍結。
最困難的時刻,聯企幹部幫助他做銀行的工作,“解凍”公司賬戶。“要救值得救的企業,不能讓講誠信有擔當的人吃虧。”一位聯企幹部表示。
經過裁員去庫存之後,企業效益正慢慢向好。這位“新店口人”給自己打氣說,再過三年恢復元氣。
提升服務的有效性和精准度,也自然而然拉近了政企之間的距離,提升了“親”的質量。紹興市委常委、諸暨市委書記張曉強說,在政府服務企業過程中,店口堅持當好“店小二”,特別是像大數據管理等一些模式,“能準確知道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缺什麼?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從而做到企業想什麼,政府就幹什麼。”
“我們要把總部永遠留在店口”
“不送禮、不做資金生意、不搞房地產”——這是浙江楓葉集團董事長傅志權立下的三條戒律。尤其是第一條,他顯得特有底氣:“我們接觸最多的是市政部門,這可是‘洗牌’洗得最快的地方。我們要是靠賄賂求生存,肯定活不到今天。”
作為國內給排水管道標準制定者之一,傅志權的政商之道便是緊跟國家政策,老老實實做好每一根管。地下管道是一個城市的良心,“我要做良心中的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