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1日,西溪國家濕地公園作為國內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對公眾開放。遊客發現,園區內保留了少量民居作為民居博物館,其餘空間全部拆除複綠,一二期工程綠化面積達到2平方公里。
聽從農民經驗栽種柳樹樁護堤,生態優先理念貫穿綜合保護項目的每個環節
遊客在西溪公園內漫步時,可以觀察到一個細節:沿著堤岸有一排護堤柳樹木樁,這些木樁又長成一棵棵鬱鬱葱葱的柳樹,與碧綠的水面交相輝映,成為一道新風景。
其實,按當初的設計,並不是這樣。濕地公園內的塘堤都是泥質,改造時,不少沿岸的游步道需要駁坎。設計時,專家提出用鬆木樁護堤,因為鬆木樁在水中不會腐爛。應該說,與用石頭駁坎相比,用鬆木樁護堤高明多了。
但建設者並不滿足,又向居住在濕地內的村民求教。村民們說,鬆木樁雖然不會腐爛,卻不能生根、發芽,建議用柳樹樁護堤。柳樹生命力旺盛,柳樹樁是活樁,經過一段時間後會生根、發芽,樹根會抱住堤岸,水底下糾結的樹樁有利於泥鰍等生物生存。雖然這種原生態的駁坎方式成本高,但更能改善生態,建設者果斷采納了這個建議。
這樣的細節,在西溪一期工程中比比皆是。水壁由陡坡改為緩坡,利於濕生植物生長……施工時精心規劃與避讓,使濕地的幾千棵柿子樹全部留下。在西溪濕地保護性建設中,杭州市嚴格堅持“生態優先”原則,實行施工申報確認、生態保護巡查、責任追究等生態保護機制。因為沒有先例,道路、橋梁、綠化、棧道、農居整治都小心翼翼,先局部試點,修改完善後再全面鋪開。通過科學配水方案,並動態監測,保證西溪濕地保護的生態用水和常年水質,確保1.65米的最佳景觀水位,配置蘆葦、茭白等典型濕地植物,恢復濕地的自淨功能。
維管束植物13年增加了800餘種,濕地保護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與西湖一樣,西溪的人文歷史底蘊深厚,自唐代以來就以賞梅、竹、蘆、花聞名。東晉開始就有人在此安居樂業,過著“以舟為馬,以水為田,以橋為路,以島為家”的濕地人家生活。
恢復西溪濕地時,修復了秋雪庵、西溪草堂、兩浙詞人祠等45處自然和人文景觀。這些建設,都是按照西溪濕地建設之初的規劃,不破壞生態環境。與此同時,生態長廊建設有個“85+10+5”的原則,即85%區域保持原有生態,不干預;10%針對建築周邊區域進行局部干預;只有5%的區域針對主要出入口及核心廣場進行重點改造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