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上虞持續深化水污染防治,多措并舉力保清水永續。 |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浙江省圍繞“美麗浙江、美麗鄉村”而開展的“五水共治”戰役性工程實施快三年了。“五水”就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其中“治污水”是關鍵,擺在首位。按照計畫,該工程實施三年後,浙江的水系水域基本達到“清三河”:即基本消滅臭水河、黑水河、垃圾河,水質明顯改善,達到“市長、局長們可以下河游泳洗澡”的目標。
新華網報道,如今。“治污水”已接近收官階段,“清三河”效果究竟若何?是否達到了“可以下河洗澡”的程度?為此,記者近日到以紡織、印染、制革業為支柱產業的浙江紹興市上虞區採訪,欲探個究竟。
記者感官:水清了,味沒了,美麗鄉村雛形呈現
紹興是我國著名的“江南水鄉”,並以“中國水城”著稱,治水文化沉澱深厚,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如今,會稽山麓的大禹陵已成為聞名遐邇的5A級景區。上虞區更是個為水環繞的水鄉,浙江的母親河錢塘江及浙東大運河橫穿而過,浙江四大水系之一的曹娥江縱貫全境。
過去,由於染缸、糞缸、腌缸、酒缸遍布,紹興城鄉曾一度垃圾遍地,蚊蠅充斥,河流混濁,臭氣熏天;曹娥江流域也是污濁不堪,大多水質為劣五類以下,不僅不能飲用,連洗滌游泳都困難。
近日,當記者來到曹娥江畔的外五甲村時,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幅景象:一排排別墅式的新房整齊排列,為綠樹和鮮花相掩;村中硬化的道路幾乎一塵不染,幾位保潔員正挨家挨戶收集已被分類的垃圾,將其送到村頭一間垃圾處置廠進行機械化粉碎處理;村前的池塘清澈見底,水中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淨水植物,白鷺和其他水鳥在水面上翩翩起舞……。63歲的村支書倪佰芳告訴我們,外五甲村270戶村民依曹娥江而居。過去,村民大多廚房水直排,垃圾也隨處傾倒,加之上游工業污染,村民是傍著污濁水過日子。“五水共治”後,政府投巨資鋪設納污管道,家家戶戶的生活污水都排入管道進行集中處理;另外,針對外五甲村距城區較遠的情況,政府總投入130多萬元,為村裡建立了小型垃圾處理廠,先進的設備處理後既無臭味,又被資源化利用,真正實現了垃圾不出村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