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習近平(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90多年前,1924年4月,印度詩人泰戈爾先生游覽了西湖,特別喜歡並寫下了不少詩,其中一首寫得很好,‘山站在那,高入雲中,水在他的腳下,隨風飄蕩,好像請求他似的,但他高傲地不動’,他還表示想在西湖邊買個小屋,住上幾天。”
只有文化最能打動人心。前不久,在G20峰會歡迎宴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深情講述的這個小故事,一下子拉近了與外國友人的距離。
事實上,無論外交出訪還是出席國內的重要場合,熱愛文藝的習近平總會從文學視角思考問題、治國理政,並娓娓道來好書對自己品格修養和人生態度的影響,以及他對好書的感恩情愫。
愛文——習近平與三本書的故事
“曉聲,我跟你筆下寫的那些知識青年是不一樣的。”直到今天,同樣當過知青的作家梁曉聲,依然清晰地記得兩年前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與總書記簡短交流的情景。梁曉聲認為,習近平所說的“不一樣”,是指精神層面的不同,書籍是習近平的“第二故鄉”,使他在各種磨難中變得堅強。
梁曉聲回憶,座談會結束之後,習近平總書記與他駐足而言數句,談到了好書與下鄉經歷對他的重要影響——“當年我是知青時,壓力越大,我反而越堅強。”
正是這些閱讀,陪伴他度過在梁家河窑洞里,靠著墨水瓶做的煤油燈,讀得如痴如醉直至深夜的歲月,也在他成為最高領導人過程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使他擁有了不斷前行的精神信仰。
比如《浮士德》。對於不到16歲就去陝北小村里插隊的習近平來說,找尋這些作品並不容易。他曾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回憶說,當年聽說一個知青有《浮士德》這本書,就走了30里路去借,後來對方又走了30里路來取回這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