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台灣民意對“一中各表”的支持度 |
1、台灣民意對“一中各表”的支持度
(數據來源:杜克大學-政治大學2015年“台灣民意與兩岸關係”調查,調查時間為2015年11月初,調查主持人為杜克大學牛銘實教授)
兩岸交流:新功能主義內涵及其薄弱環節
2016年是一個轉折,馬英九總統謝幕,蔡英文上台。兩岸和平發展的八年進程中,既有成果,也有局限和不足,有必要進行系統分析。近年來,源自歐盟形成過程的新功能主義(neo-functionalism)和“統合理論”(integration theory)常被學者運用來概括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其主要內涵是指通過跨國/跨境的經濟技術交流合作與“外溢”效應,發揮政商精英的引導力,促進跨國/跨境職能部門的合作與政策協調,最終形成政治共同體,建立某種超國家機構。八年來,大陸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原則,與馬英九總統當局達成“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協商工作模式。兩岸通過海協會、海基會協商簽署了23項協議並達成多項共識,實現了“三通”、ECFA和經濟合作制度化,建立起國台辦和陸委會的職能部門直接交往協商,並且在2015年11月實現了“習馬會”,成為六十多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這些成果都被認為是符合統合論的理論預期的,因此驗證了統合論的適用性。根據2015年杜克大學和政治大學合作開展的“台灣民意與兩岸關係”問卷抽樣調查,台灣民意“支持”和“非常支持”在“一中各表”的原則下推進兩岸交流的比例合計達到53%(參見圖1)。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