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它立足於雙方各自的規定和文件,有著具體的內涵。從兩岸函件往來及確認過程看,雙方的共識至少包含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雙方均表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二是雙方均表示要謀求國家的統一;三是雙方都同意以口頭聲明的方式各自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四是雙方都承認與正視,在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上存在著分歧。海基會表示“認知各有不同”,海協會表示“在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但是,雙方都能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務實的態度,採取求同存異、擱置爭議的方式予以妥善處理,這是“九二共識”的精髓。
“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
“九二共識”的最大歷史意義在於,這是兩岸分隔近40年、政治上依然對立的情況下,以平等商談的形式共同確認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為核心的政策主張。“九二共識”充分體現了平等協商的精神,是兩岸雙贏的典型範例。因此,基於兩岸關係穩定與和平發展考慮,兩岸之間任何負責任的政黨或個人對“九二共識”的解讀和表述絕不能以政黨或個人私利為出發點,而不顧事實地加以歪曲扭曲,更不能完全無視歷史事實斷然加以否定,也不能昧於兩岸和平發展的客觀事實而加以回避、或否定弱化其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作用。在是否堅持“九二共識”這個問題上,大陸方面始終站在民族整體利益和兩岸關係長遠發展的高度,尊重事實、尊重歷史,不僅堅決反對各種否定、歪曲“九二共識”的雜音,同時還以“九二共識”為政治基礎,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
首先,“九二共識”確立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是兩岸協商、對話的基礎和前提。承前所述,“九二共識”的達成直接保障了1993年新加坡“汪辜會談”以及隨後展開的兩岸兩會事務性商談的進展。1995年李登輝訪美後分裂路線完全暴露,直到1999年拋出“兩國論”,島內出現了扭曲“九二共識”的逆流,嚴重破壞了兩岸關係商談的氣氛和基礎,兩岸兩會接觸與商談被迫中斷。2000年民進黨阿扁上台執政,公然否認“一個中國”、否定“九二共識”,並以一邊一國肆意挑釁一個中國原則,破壞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使兩岸兩會復談根本無從談起,兩岸關係甚至一度瀕臨危險的邊緣。2008年國民黨馬英九總統勝選,兩岸雙方在共同確認和維護“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兩岸兩會於6月迅速恢復了中斷近10年的協商,並逐漸邁入制度化的軌道。截至2015年底,兩岸兩會通過制度化協商,簽署了23項協定,並達成多項共識。兩岸“三通”完全實現,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取得明顯進展,兩岸官方、民間交流往來前所未有的熱絡,不僅開創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階段,並逐漸邁入鞏固和發展的新時期。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建立了常態化溝通機制並建立了負責人“熱線”,尤其是實現了兩岸分離66年來的首次領導人會面。事實雄辯地證明了“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對話的前提,更是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並不斷深入的基礎。
其二,“九二共識”照顧了兩岸各方利益,開拓了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路徑和方法。“九二共識”的精髓就是求同存異,即雙方“求一個中國原則之同,存一個中國政治涵義之異”。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兩岸雙方應恪守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 “九二共識”既是雙方求同存異的重大成果,也必將在兩岸之間長期存在的主要政治分歧沒有得到解決的情況下進一步“求同存異”,成為推動兩岸關係繼續向前發展的政治基礎。首先,兩岸雙方完全可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繼續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態度,在兩岸政治對話與協商中不討論一個中國原則的內涵。也就是說,只要確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國家的主權和領土不容分割的政治基礎,就可以擱置雙方對於一中內涵的爭議,兩岸關係發展才能平衡地向前推進。其次,雙方的“官方文件”和“現行規定”對於堅持一個中國的態度具有共同點和連結點,雙方完全可以做到“求同存異”,深化“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事實上,在兩岸雙方關於一個中國的主張中一直存在著共同點和連結點。這也就是大陸方面長期強調的“一個中國原則見之於台灣當局多年來的有關規定和政策文件,不是我們單方面強加給台灣的”。如果雙方把握住了關於一個中國主張的共同點和連接點,就可以求一個中國之同、存對一個中國涵義之異,就能做到恪守一個中國立場,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真正的歷史意義就在於,它充分體現了兩岸中國人政治智慧和博大胸襟,不僅確認了雙方的共同立場,實現了“求同”,又較妥善地擱置了彼此的重大爭議,達到了“存異”,從而為照顧對方利益、共謀合作開拓出必要的模糊空間,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
蔡英文“維持現狀論”無視“九二共識”的核心內涵
兩岸關係不穩定性升高
2015年以來,面對日益嚴峻複雜的兩岸關係形勢,大陸方面已多次明確表達了堅持“九二共識”的底線立場。3月4日,習近平在參加全國政協民革、台盟、台聯委員聯組會的講話中明確指出“‘九二共識’對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對話協商,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們始終把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同台灣當局和各政黨開展交往的基礎和條件,核心是認同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如果兩岸雙方的共同政治基礎遭到破壞,兩岸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係就會重新回到動盪不安的老路上去”。5月4日,習近平在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又提出:否認“九二共識”,挑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基礎,搞一邊一國、“一中一台”就會損害民族、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動搖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就不可能有和平,也不可能有發展。我們始終把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同台灣當局和各政黨開展交往的基礎。大陸方面把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擺在更為突出的地位,是在總結過去20年兩岸關係發展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基礎上得出的深刻結論,體現了大陸方面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的珍惜及對兩岸關係未來穩定發展的期待。11月7日,習近平與馬英九總統見面,雙方共同確認了“九二共識”的定錨作用。不難預見,如果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遭到破壞,兩岸政治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係就會重新回到動盪不安的老路上去。
基於過去執政的經驗和2012年“大選”的教訓,民進黨蔡英文本應正視大陸方面對“九二共識”的堅持和關切,至少應體認,在沒有找到新的共識之前,“九二共識”的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精髓仍對維護兩岸關係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但蔡英文拋出“維持現狀論”為擋箭牌,迄今為止對“九二共識”仍一如既往地表現出閃躲回避的模糊態度。蔡英文的態度,反映出其“和平台獨”的立場,也是與島內分裂傾向的發展和認同的危機分不開的。由於蔡“兩國論”的思維沒有改變,所以無視“九二共識”,拋出“維持兩岸現狀”並承認“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以及在“九二共識”上“求同存異”等新論述,完全回避了兩岸關係的性質,尤其是其內涵不明所留下的自我詮釋的空間,更為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留下了極大的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