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南台灣看中共十九大之後的兩岸關係
http://www.CRNTT.tw   2018-05-28 15:43:26
李文良
李銘義
 
  李文良:理解台灣政治複雜性
      勿將互動之門鎖死

  從習近平十九大的涉台講話來看,最主要想傳達兩個意涵:一方面表達沒有統一的時間表,這不是講給蔡英文總統聽的,而是講給百姓聽的,讓百姓不要恐懼,不會“武統”;另一方面又通過六個“任何”表達反台獨的強硬立場,把紅線劃得很清楚。習近平此次的提法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他是想要融合兩岸的生活模式,同時也在行動。例如,此前我們接待過很多大陸的團體,來台灣學習台灣的福利制度和二胎政策。這在某種意義上看,這是一個比較特殊並且高明的做法,從各個角度貼近台灣,拉近距離。

  但我並沒有那麼樂觀,說兩岸關係一定有好的未來。中共十九大結束之後,蔡英文總統作出的回應等於沒有,或許因為她還沒有真正找到兩岸互動的新模式。她講了三新:新的環境、新的國際形勢和新的兩岸互動模式。但是刨根問底,到底蔡英文總統講的新模式具體是什麼?答案是不知道。但是可以看到,她似乎有意尋找兩岸對話的平衡點,可惜一直沒有辦法找到。另一方面,我認為大陸把門都關起來了,她可能也無從追討了。

  我認為,在民進黨內部可以做到不講台獨,但若要禁止台獨則有難度。可以看到,蔡英文總統在民進黨內部的講話上基本不會說主張台獨,但她也不會說禁止,這也是她痛苦的地方。這方面大陸對民進黨還不熟悉,沒有辦法理解。因此,大陸應該與民進黨進行適度的溝通,增加彼此的瞭解。 

  民進黨實際上是一個拼盤,並沒有一個很重要的中心思想。因為國民黨要求統一,所以為了搶市場,以前的台獨人士就稱要獨立,這樣才顯得有張力,才有區隔。後來民進黨開始執政了,新人總統蔡英文總統並沒有提出新的兩岸互動模式。此時,我覺得大陸應該適度、間接開放一些渠道促進兩岸溝通,因為現在的情況是大陸對台互動之門完全關上了,彼此猜來猜去也不是好事。我認為開放要適度,但是這個程度的把握就需要兩個領導人用他們的智慧去推進。

  你說台灣重要嗎?當然重要。從地理位置來看,台灣是第一島鏈一個大的據點,從第一島鏈突破後才能到第二、三島鏈,所以台灣很重要。近日蔡英文總統總統稱,美國是台灣可靠的夥伴。究竟可不可靠?恐怕要讓時間去驗證。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趨勢,台灣跟美國的關係確實變得更加緊密。最近,美台國防工業會議在美國舉辦,他們談到了潛艦的問題。此外,美國和日本一直在跟台灣拋媚眼,想要售賣武器給台灣。所以兩岸關係不僅僅涉及兩岸政府,還牽涉到第三者。日本在亞洲是經濟強國,美國是世界軍事強國,都足以影響到台灣的經濟以及安全,並且對大陸構成威脅,所以台灣問題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因為兩岸關係的複雜性,我希望兩岸的互動之門不要關死,最起碼要有縫隙,這樣才能夠有互動,才能夠看到新模式的出現。大陸總是說要求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的內容,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民進黨或許對九二共識的實質內容沒有異議,但是作為民進黨的黨主席怎麼能夠跟著國民黨的腳步起舞?這是政黨之間的博弈,或許跟九二共識的實質內容沒有關係。大陸的態度很強硬,說不承認就不對話。但是大陸也需要瞭解台灣政黨的運作。你想想看,如果民進黨主席照搬國民黨那套九二共識,她怎麼對選民交代?所以說只要反對就好了,最起碼沒有抄,最起碼能向黨內人士交代。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大陸能夠稍微有一個空間給台灣就好了。

  其次,我認為兩岸交流最重要的地方在台灣南部。北部跟大陸的想法比較接近,都屬於主流派,加上北部屬於比較統派,因此大陸跟北部的交流已經很多了。而大陸與台灣南部的交流才是問題。這當中有歷史原因。從國民黨時代就開始重北輕南,南部一直被邊緣化,不被重視。後來民進黨為了權力選舉,把南部土台客變成它的核心價值,將南台灣變成民進黨的大本營。此後,南部被輕視的感覺變成受到尊重的核心價值,再加上選舉成功,又把效果放大了。其實,南部也挺容易接受大陸的,因為高雄本來就是一個移民城市,其中最大的族群和各種同鄉會都是外來的。作為一個移民社會,高雄很容易接受外來文化,所以大陸應該放大腳步,到南台灣來,南台灣其實是很熱情的。

  現在,再回到習主席的講話上,我覺得他對蔡英文總統政府不是沒有期待的。但針對蔡英文總統的一連串的無謂的小動作,他是不認同的。例如,民進黨調整課綱的舉措,其目的就是為了給大陸壓力,敲鑼打鼓地想讓大陸知道台灣的百姓已經開始去中國化了。我認為這是沒有必要的,直接去做就好了。

  林富男:感謝李文良的分享。尤其對於九二會談跟九二共識的闡述,到底是共識還是九二會談的歷史意義,值得思考。習主席十九大講話也特別提到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同時也特別強調了兩岸需要互利和互相包容。我認為李局長的發言很棒。尤其是他特別強調兩岸的交流應該從南台灣開始,這是非常有建設性意義的。此外,李文良也特別強調了去中國化這個議題,覺得是一個小動作,根本不用拿到檯面上講,但是這樣的舉措會傳遞給大陸一種台灣想要文化台獨的感覺。於我自己而言,去中毫無意義,畢竟兩岸同胞血濃於水,大家的祖先是一樣的。因此我覺得去中國化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產物,這一點我跟李局長的看法是一致的。接下來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的李銘義所長發言。

  李銘義:軟硬並行促融合
      抓住機遇達共識

  謝謝主持人。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針對第一個問題,怎麼看十九大以後大陸的發展態勢對台灣的影響。首先,我們可以觀察十九大對於世界發展態勢的影響。第一個是國際上形成了“兩超多強”的格局。從區域的角度看,在東北亞,中國大陸跟北韓的關係非常密切。日韓俄美在六方會談當中要解決東北亞的所謂朝核問題時需要中國大陸。

  第二個,在南海問題上,中方的很多島嶼建設非常成功。而且美國公海航行自由這樣的說法,在特朗普上台以後基本上很少提起,可以看出南海議題被放緩。此外,中方提出的“一帶一路”計畫貫穿東南亞、中亞和歐洲,如今不管是陸路還是海路的部分都在形成。

  台灣現狀已經變成在板塊中求生存。在我看來,不論是和美國的軍售議題,還是美日跟中國大陸的衝突問題,都有危機同時也有轉機。中共十九大之後,中國大陸維穩的局勢加上習核心的形成,使得整個內涵就是尋求穩定。兩岸關係是反獨勝於促統。在反台獨的部分,之前李文良也提到,習近平畫了一條紅線,目前來看這條紅線很難逾越。至於促統則是放在未來的行程之中。我也贊成辛老師的說法,兩岸關係在十九大召開之後並未看到緩和的趨勢。

  我認為,習近平十九大報告中涉台部分雖然只有幾百字,但其實通篇報告都涉台,都會影響到台灣和兩岸關係。中國大陸對於內部的建設,無論是反貪腐、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以及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及國際關係的處理,都會對台灣和兩岸關係產生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雖然是大陸的自我追求與期許,但與台灣和兩岸關係發展有密切的關係。

  到2049年,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年,習近平提到希望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中國大陸的自我要求。進一步分析這四個名詞可以發現,富強對應經濟的富強,民主是對應政治議題的名詞,文明社會的要求,和諧的概念,都是屬於從整體來說的。針對兩岸關係上兩個100年的進程,習近平最新的說法是兩岸一家親。我對這個概念的解讀就是要把台灣和大陸的命運結合到一起;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與台灣聯結在一起。那如何把台灣融入其中?大陸其實可以做兩件事:

  一是從規範來看,習近平其實是把“六個任何”當成了規範,這個規範要求台灣不能逾越,否則,未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無法達成。二是比較柔軟的部分,就是“真實的、超國民待遇”。這是希望未來台灣民眾不論是在就業、創業還是在日常生活上都能夠和大陸緊密結合。這是有關涉台講話很重要的一個推演。雖然從習近平十九大報告來看沒有時間表,但從硬的規範,到軟的中國夢的追求及兩岸一家親理念的路線,確實能夠看到一個有進展、有做法、有秩序的時程表。這個時程表中,首先要讓兩岸的經濟社會融合在一起。

  至於怎麼看十九大以後兩岸關係發展的機遇、挑戰與趨勢,我個人認為,機遇將會發生在軟的那個區塊,例如兩岸人民生活和經濟的一體化。未來會發現台灣年輕人到大陸就業的便利性和資助都會增加,同時也能幫助他們真正進入到大陸的社會體制當中。當然這只是一個開始,大陸在社會福利方面對台灣民眾的給予是有吸引力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