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月4日電/台灣旺報4日發表社評說,韓日長期爭議的慰安婦問題最近達成妥協,安倍晉三承諾以日本首相身分道歉與反省,日本駐韓大使也同意會見慰安婦並當面致歉,日本政府撥款10億日元(約830萬美元)資助韓國成立慰安婦基金會。安倍隨後也立即表示,日韓慰安婦問題已獲“最終解決”,今後不再道歉。
社評說,韓日多年懸案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解決,絕非偶然,既有朴槿惠總統的現實考量,亦不乏美國介入的影子。朴槿惠憂心仍健在的46位高齡老婦等不到徹底解決慰安婦問題的一天,期望早日為其贏回尊嚴,但骨子里考量的仍是即將到來的國會大選。慰安婦問題“不可逆轉的解決”,有助於改善韓日經貿互動,分散韓國經濟發展過度依賴中國的風險,讓韓國加速進入TPP談判的進程。
美國側面操控韓日談判的痕跡相當明顯,2013年3月荷蘭20國集團峰會至今,奧巴馬英九已多次出面協調,去年10月華府更遊說來訪的朴槿惠總統接受安倍提出的解決方案。美國急於促成韓日和解,考量的是深化亞太再平衡戰略,尋求建構完成美韓日軍事聯防體系,以制衡中國的海洋戰略;簡言之,慰安婦問題是韓國的歷史傷痛,卻是華府重建韓日聯盟的絆腳石。
社評說,美國因韓日和解而獲戰略利益,中國的立場頓顯尷尬。韓國曾經承諾與中方共同面對慰安婦問題,這次韓國外長在談判會議上表示,韓方將暫停與中方合作爭取“慰安婦申遺”,難免衝擊到中韓關係。中國外交部的回應表面平和,言詞卻隱含不滿。北京批評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強徵慰安婦,是對亞洲受害國人民的反人道罪行,強調日本政府應正視與反省侵略歷史,言語間接點出了日本必須對中國人道歉賠償。《環球時報》社論更反諷指出,韓日即便和解亦難增添抗中籌碼,中國絕不會接受日本的錯誤歷史觀。
韓日政府的慰安婦紛爭或暫告平息,但韓日曆史心結不會就此告終。雙邊外長雖達成共識,具體細節卻仍受到韓國慰安婦受害人與民間團體的抨擊和抵制,抗議群眾用“外交恥辱”形容慰安婦和解協議,認為朴槿惠對日本讓步有失國格。
韓國政府如何回應內部的反對聲浪,能否根據協議說服民眾搬遷日本駐首爾使館前的慰安婦少女銅像,亦將影響到朴槿惠的政治聲望,終究她曾誓言要求安倍必須對日本過去罪行誠摯懺悔。於今,安倍只同意致函韓國慰安婦受害人表達歉意,反省程度並未超越1993年的“河野談話”,遑論承擔日本政府應負的法律責任。
社評說,安倍只承認慰安婦問題是二戰期間日本軍方所為,辯稱任何此類問題的責任都已在1965年12月與韓國簽署建交公報時獲得解決,近日又聲稱日方將以撤走“少女銅像”檢驗韓國政府的誠意,是以國際人權團體抨擊韓日和解是一場赤裸裸的政治交易。
雙方國內輿論也不乏對韓日政府和解的疑慮。日本主流媒體明白點出,慰安婦問題協議並不意味韓日已解除歷史心結和對立。獨島(日本稱竹島)領土爭端與二戰時日本強徵韓國百萬奴工的賠償訴訟等問題,依然是雙邊深化關係的潛在變數。韓日外長才達成協議,日本第一夫人安倍昭惠隨即參拜靖國神社,更增加韓國民眾的反感。
國際外交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有的只是永遠的國家利益。韓國在美國的遊說與操作下與日本達成妥協,雖重現美韓日軍事聯盟的契機,促成韓日與美國簽署三邊情報共享協議,共同因應朝鮮的軍事威脅,但也戳破了中韓聯合對抗日本的說法,影響未來中韓深化戰略合作的走向。
社評說,從華府近期籌畫在加州召開美國與東協10國峰會的企圖來看,韓日和解顯然是其中關鍵,中國距離“東協+1”則更加遙遠。至於韓國是否甘願成為美國戰略圍堵中國的棋子,首爾能否在中美間適度扮演平衡角色,完全取決於朴槿惠總統的政治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