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8日電/據環球日報報道,印度首都新德里連日來被渾濁的霧霾籠罩,英國媒體形容其“宛如毒氣室”。根據美國駐印度使館公布的消息,新德里空氣中的微塵含量比世衛組織規定的標準高出19倍。另據聯合國報告,世界上15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有14個在印度。西方多家機構還引用了一個更觸目驚心的數據,說每年有100多萬印度人因空氣污染死亡。
不少印度網友在吐槽政府治理霧霾不力時,都提到了中國治理霧霾的成效。這幾天,中國的首都北京藍天白雲、秋色宜人,確實和新德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國在2013年打響了史無前例的“藍天保衛戰”。當時包括北京在內的多座城市已經有數年遭受重霾污染。同樣是美國使館公布的PM2.5數據,常成為中國互聯網上的熱點話題,引發大量的不滿和抱怨。如果那時有一個人預測說,中國的空氣污染在5年後就會得到有效遏制,大家都會認為他在吹牛。
空氣治理的效果怎麼樣是無法吹牛的,老百姓有目共睹。在霧霾最嚴重的那幾年,連中國發展的模式都受到了各種質疑,相應地,中國發展的成績也在輿論場被打了折扣。後來印度的霧霾日漸嚴重,中國的霧霾則逐漸變輕,這種用霧霾來否定中國體制的流行論調才逐漸蔫了下去。
顯然,霧霾不挑地方,不分政治體制,它是很多發展中國家在一定發展階段都要面臨的嚴峻挑戰。但中國和印度的這組案例說明,不同體制對霧霾的治理效果確有很大區別。不可否認,在這場“藍天保衛戰”中,中國體制體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優越性。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對老百姓前些年要求治理空氣污染的呼聲,中國政府快速做出了回應,且言必信行必果。生態環境部今年6月發布的《中國空氣質量改善報告(2013—2018年)》總結稱,在最近6年的大氣污染治理實踐中,中國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盡責、公眾參與”的中國模式。這是一套超大手筆的組合拳。
反觀印度,雖然民怨也很大,政府也相繼做出了一些回應,但效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由於體制的原因,印度政府、企業和社會在治理霧霾上很難形成強大合力,不同黨派相互扯皮,政客們真正在乎的只是選票。沒有壯士斷腕的決心,沒有一呼百應的號召力,沒有雷厲風行的執行力,要想制服霧霾自然很難。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大力治理霧霾的這幾年,經濟保持了6%以上的增長,整體發電量在持續增加,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在環保和經濟發展之間實現了難能可貴的平衡。印度經濟總量只有中國1/5,而近幾年經濟增速和中國大致持平,能源消耗量遠低於中國。它的空氣污染這麼重,為世界的環保提供了另一個案例。
我們這樣寫不是要嘲笑挖苦印度,中印都是霧霾的受害者,本應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中國衝在前面,為印度留下了有價值的參考。而印度今天的困境,也有助於中國反思總結。中印對彼此都是一面鏡子,也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間。
(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