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東全球購招商總監田鎮東希望華商擁有更多品牌。 |
中評社香港12月23日電/2015年,被業界稱為“跨境電商元年”。今年9月,“機遇與挑戰同在,歐洲華商抓住跨境電商新機遇”一文指出,被電商業內人士稱為“最後一塊蛋糕”的跨境電子商務,也成為在歐華商的主要轉型方向。
據法國《歐洲時報》報道,就是在這一年,巴黎北郊的華人商圈,也迎來了後金融危機的蕭條期。
在國內炒得火熱的跨境電商,能否給法國華商帶來一些機遇和突破呢?法國華商能否分享這“最後一塊蛋糕”?
這一年,阿里的馬雲和京東的劉強東分別到巴黎“虛晃一槍”;在巴黎通往戴高樂機場的A1高速旁,“37VIP華人生意”廣告牌,悄然換成了“華人跨境電商”,旁邊就是著名電商“vente-privée”的廣告牌;法國37VIP集團董事長劉若進集展示、銷售和物流於一體的“37速運”開業;法華工商聯合會名譽會長黃學銘代理的法國品牌,在F2C的推動下,進駐京東全球購,是目前京東在巴黎招商會上的唯一一家華商企業;法國華商參股的“唯品會”(VIP.com)已經成為國內發展最快的跨境電商;華商陸曉峰收購的法國品牌也入駐了“唯品會”,他說,還想到京東試試水。可以說,法國華人電商“跨境”的曙光,已經顯現。
然而華人電商“跨境”面臨的困境也是明顯的。他們到底面臨哪些困境?有沒有解決之道?最近,歐洲時報記者採訪了幾位業內人士,希望能夠給華商們提供一些參考。
困境之一:依然是品牌
記者曾經跟隨商務部一個代表團到意大利考察。一位代表感慨道,意大利一個城市擁有的世界品牌,就已經超過了我們。代表團考察完華人商業區,這位代表問記者,華商在海外拼搏了幾十年,為什麼沒能打造出一個名牌呢?
品牌已經成為下一輪商業競爭的核心。據聯合國發展計畫署統計,名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但市場占有率卻高達40%,銷售額超過50%,個別行業(如計算機軟件)超過90%。國際市場已全面進入品牌競爭時代。
前不久,著名電商京東來巴黎招商,記者觀察到,京東看上的,幾乎全是法國品牌。即便一些中檔品牌,也很少有華商涉足。全球購招商總監田鎮東對記者說,跨境電商,當然要選知名品牌,因為國內就認識這些牌子。他說,我們也很想與當地華商合作,但是,能拿出品牌的華商太少了。田鎮東還專門做了調研,發現法國華商的貿易還是以量取勝,有品牌概念的不多。他也清楚,創立一個品牌,道路非常艱難。但是,華商擁有自己的品牌,有很多“捷徑”可以走。比如收購,比如代理等等。
歐洲時報也曾就華人的品牌之路做過詳細報道,其中就有華商走的這條路。田鎮東說,這次招商,還是看到了一些希望。比如華商黃學銘代理的ELITE這次就進入了京東全球購。黃學銘同時還拿下了ELLE手袋的歐洲代理,但是由於沒能拿下全球代理,這次ELLE就沒能進駐京東。相信ELITE會在京東取得很好的戰績,到那時黃學銘也許會把ELLE的全球代理拿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