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文匯網:香港中學生盡早加強信息素養教育
http://www.CRNTT.tw   2020-10-07 13:37:31
  中評社香港10月7日電/據文匯網報道,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趙萌萌認為,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近年假新聞泛濫,信息素養教育已受到越來越多西方及亞洲國家的重視,也早已不再局限於新聞傳播領域。作為社交媒體的主力用戶群,青少年既是主要的網絡信息消費者,又是自媒體時代的信息生產者。這就要求他們不僅有能力分析和判斷信息的準確性,也應具備新聞倫理和責任感。根據近五年的統計資料,香港平均每年的本地大學升學率為20%左右,因此,香港中學生是比大學生更廣泛的信息素養教育受眾。

  趙萌萌指出,香港政府一向重視資訊科技方面的教育,1998年起就制定了一系列資訊科技教育策略,信息素養是其中一個教學目標,分為八個範疇,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又分為不同程度,不過尚未成為一個獨立的科目。有理由認為,信息素養教育有必要作為基礎通識教育,作為一個獨立的必修課,至少要從初中階段開始。此外,信息素養教育中還應增加關於新聞倫理的內容,使青少年意識到發布和分享可靠的信息是一種社會責任,養成追蹤信源、核查事實、基於證據評估信息質量的習慣,從源頭上提高互聯網信息的可信度。由於香港中學生整體在評估信息方面表現較差,在新聞素養課程中需著重加強這方面的內容,例如何為高質量信息、如何確認論據充分、如何平衡各方論據、信息是否有偏見和遺漏等。另外也應鼓勵他們多參與社交媒體上的討論,加強批判性思考。

  此外,香港市民整體對新技術的認知有限,根據香港浸會大學新聞與社會研究所發布的《香港媒體數碼發展報告2018》,香港市民最不了解或完全沒聽過的技術包括算法(78.2%)、區塊鏈技術(77.6%)及擴增實境(67.3%),這與產學隔閡和業界採用新技術的程度不同有關。香港應加強產學合作,一方面,可以請新聞從業者在信息素養課程中擔任顧問,與教師共同制定教學策略和材料,使青少年掌握關於新聞生產和媒體運作機制的第一手知識;另一方面,業界也應善於利用新技術,使公眾有更豐富有趣的信息獲取體驗,逐漸提升公眾的技術認知水平,進而為青少年創造一個更優質的信息技術環境。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