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成為全球最大亮色
http://www.CRNTT.tw   2021-01-04 08:40:45
中國抗疫模式和戰疫方案,從最初被全球懷疑甚至是詬病,變成全球標本,都歸結於中國成功的抗疫成效以及對經濟復甦發揮的關鍵作用。
  中評社北京1月4日電/近日,世界銀行發布了《中國經濟簡報:從復甦走向再平衡》。簡報預測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2%,2021年增速將回升至7.9%。該組織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5.2%,是二戰以來最嚴重衰退,人均產出下降的經濟體比例將達到187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今年中國將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全球主要機構均認為中國經濟成為疫情時代的全球亮點,屬於“風景這邊獨好”。

  北京青年報發表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張敬偉文章表示,中國經濟之所以逆勢增長,在於中國有效控制住了疫情蔓延。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下降6.8%,為1992年中國公布季度GDP數據以來的最低值。在此情勢下,全球一片哀鴻,認為中國經濟真不行了。然而,中國採取了作出巨大犧牲的疫情防控措施,為全球作出了疫情防控的表率。一方面,嚴格控制社交距離,不惜採取封城舉措,阻斷疫情傳播;另一方面,國家號召力得到民眾集體相應配合,全面戴口罩的良好習慣不僅彰顯中國民眾的良好素養,也為全球提供了全面科學防疫的榜樣。

  可以說,中國抗疫模式和戰疫方案,從最初被全球懷疑甚至是詬病,開始被世界接受,變成全球標本,都歸結於中國成功的抗疫成效以及對經濟復甦發揮的關鍵作用。所以,疫情肆虐這一年,是中國治理模式發揮全球關鍵作用的一年,也是反照西方治理系統硬傷的一年。抗疫成效和經濟成果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明。

  文章分析,中國經濟呈現出全球性亮點還在於政策到位。中央明確提出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進而強化做好財政貨幣政策的“加減法”:一是新增1萬億財政赤字、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資金直達縣市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二是在不“大水漫灌”的情勢下,通過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市場充足流動性;三是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預計全年為市場主體新增減負將超過2.5萬億元;四是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五是千方百計穩就業,保障重點企業用工調度。從宏觀經濟到中觀執行再到微觀民生,中央政策不僅釋放輸血救濟的紅利,也營造輸血機制以維繫市場經濟和社會民生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經濟帶給全球希望和願景還在於多引擎的賦能。第二季度,工業、服務業、進出口、消費、投資陸續由負轉正,被抑制的消費動力也開始顯現。中秋、十一雙節重叠,8天長假,消費動力基本恢復如常。“報復性消費”在隨後的“雙11”和“雙12”電商狂歡中得到了釋放。數據顯示,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14億元,同比增長5.0%。貿易引擎動力穩定復甦,根據12月8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今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呈現持續向好和加速增長的良好態勢。

  文章指出,中國經濟逆勢增長的成績單,凸顯內外雙修新發展格局的新成效。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年份。2020年,中國為全球抗疫帶來希望,也為世界經濟帶來了亮色。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