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美國。華盛頓在南海的利益與菲律賓的利益並不相同。對美國來說,因遠海小島與中國發生直接衝突毫無意義。
加強與菲律賓的同盟關係,增加台灣因素,開展聯合巡邏,在仁愛礁熱點地區進行首次航行自由行動(FONOP),深化與其他美國盟友的聯合,並沒有達到在南海威懾中國的目的。南海問題,如果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中國人的行為似乎變得更加自信。
還有一個問題是過度鼓勵盟友會帶來道德風險,就像菲律賓的情況一樣。馬尼拉對華盛頓的依賴程度高於華盛頓對馬尼拉的依賴程度,而且自小馬科斯掉頭以來,馬尼拉現在也高度致力於該聯盟。這兩個因素都增加了美國對菲律賓的議價能力。華盛頓可以明智地利用這一影響力,促使其更脆弱的夥伴在某些行動中更加克制。
但華盛頓也需要在自己的行動中實行戰略克制。通過擴大駐軍地點、仁愛礁附近的航行自由行動以及澳大利亞和日本等美國盟友介入戰區,加強了對馬尼拉的軍事擁抱,只會加劇中國對形成集團和武裝包圍的恐懼。考慮到華盛頓通過AUKUS、四方機制的軍事活動以及日韓美同盟等舉措,這些擔憂並非毫無根據。
最終,中國、菲律賓和美國將不得不退後一步,從整體危機管理的角度考慮局勢,納入安撫、避免衝突和民間主導的進程。現在,菲律賓與美國聯合起來,這一點尤其必要。軍事巡邏可以輕易地將局部事件轉變為直接的大國衝突。小馬科斯的最新聲明承認管理中國關係需要“範式轉變”,這可能是第一步,中國可能希望對此做出回應。
菲律賓表示,中國的行動不是“戰爭行為,而是貓鼠遊戲”。不幸的是,雙方只需採取一些升級措施,就可以將這場“遊戲”轉變為南海的全面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