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安德烈·庫爾曼(Andre Kurmann)以美國各地受到中國出口衝擊的不同程度作為研究重點。他的團隊發現,在美國相對衰落的五大湖地區(鐵鏽帶)和較為落後的南方,當地就業崗位受到中國製造衝擊較大,原因是老工業基地製造的產品和中國產品同質性強。但美國經濟發達的東西海岸,特別是太平洋沿岸地區,反而受益於中國製造,令當地企業轉型升級,擴大了服務業和設計管理等高級就業崗位的規模。例如蘋果電子產品和耐克體育用品,這些企業將工廠設立在中國,生產出數量龐大且成本低廉的產品,而美國總部就可以僱傭更多的高級人才,從事企業的設計研發和管理工作。
因此,庫爾曼認為,中國出口對美國經濟和勞動力水平相對較低地區的就業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但令美國勞動力水平較高地區的就業規模變得更大,總體而言是利大於弊。但他也提到,美國相對落後地區的民眾因失業導致的絕望和不滿情緒,轉化為政治上的極端,這也是美國近年來政治極化、貿易保護主義與民粹主義抬頭的重要原因。
政治風險咨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美關係專家安娜·艾希頓(Anna Ashton)對庫爾曼的觀點表示認同。她說,在2016年美國大選時,特朗普和希拉里都將矛頭指向中國,認為中國大量的廉價產品出口美國導致美國勞工失業,但今天通過與會專家的分析,發現這個問題要複雜得多。美國實際上已經出現了充斥著民粹主義、保守主義的內陸相對低端產業工人,和沿海地區受益於中國出口的高技術人才精英之間的分野,雙方的矛盾導致美國政治的撕裂,而若想解決這一問題,也根本不是單方面發動貿易戰,打壓中國產品進入美國那麼簡單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