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編譯:東亞資本主義需要平衡調配
http://www.CRNTT.tw   2021-12-30 00:31:46
資料圖:韓國街景(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評社香港12月30日電(記者 樂國平編譯)韓國首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李根(Keun Lee)12月28日在《曼谷郵報》網站上發文,指出以韓國為代表的東亞資本主義經濟體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不平等趨近美國,建議決策者採取手段,讓企業願意繼續投資,這樣才能增加就業,縮小不平等現象,而不是依靠股息獲利,令產業空洞。以下是原文編譯:

  網飛上的韓國反烏托邦電視劇《魷魚遊戲》是世界上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之一。與獲得202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寄生蟲》一樣,《魷魚遊戲》凸顯了韓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

  韓國出現這種不平等的困境令人費解,因為“東亞奇跡”的核心就是高經濟增長和貧富差距較小。在1960至1990年期間,該地區的經濟狀況符合所謂的“庫茲涅茨假設”,即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最初會加劇社會不平等,但其後會隨著經濟持續向好而縮小差距。但韓國的這種均衡增長在21世紀初停止了。

  韓國資本主義與自由放任的盎格魯-撒克遜模式變得趨同,後者表現為投資疲軟、增長緩慢和高度不平等。最近的數據表明,韓國和日本都在向盎格魯-撒克遜模式靠攏。例如,全球最富的10%的人口的收入份額增加,美國和東亞尤甚。2010年代,美國富人收入增幅最高,超過了45%,緊隨其後的是韓國(45%)和日本(40%)。

  《2022年世界不平等報告》進一步支持了這一趨勢,其中,韓國人均收入為3.3萬歐元,與英國(3.27萬歐元)相近,略低於法國(3.63萬歐元),但高於意大利(2.91萬歐元)和日本(3.05萬歐元)。但在收入不平等方面,韓國前10%人口的平均收入是最低50%人口的14倍,與美國(17倍)或日本(13倍)接近,甚於很多歐洲國家。

  是什麼推動東亞不平等向美國模式趨近?一個答案可能是金融化,這是美式資本主義的一個關鍵特征,金融業在GDP中所占的份額不斷增加,股息獲利超過了再投資的利潤。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